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7章 北伐在即,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斟酌損益,安排每條路的兵力。
荀攸這個蜀郡太守轉正了一年,如今被劉備發現其在軍略規劃方面還挺有眼光,所以最近又臨時調整,讓荀攸擔任參軍的職務——也就是劉備這個主帥的參軍。
參軍這個官職的品級波動是很大的,關鍵看給誰參軍。
歷史上馬謖給諸葛亮當參軍之前,就已經當到了越嶲太守。所以給王當參軍,品秩也不一定比蜀郡太守低。要是幹得好,北伐成功,主帥參軍能撈到不少功勞,說不定就能成為九卿。
荀攸跟隨劉備的時間還不長,也就兩到三年,但全靠人家原本在長安朝廷職級起步就不低,年紀也明顯比劉備麾下其他文官年長一大截,佔了“入職資歷”的便宜,升遷快也屬於正常。
十二月初,李素提供主要思路和大方向、魯肅負責後勤核算、荀攸負責具體調兵的北伐分兵方案,總算是出爐了。大夥兒也算是鬆了口氣,可以好好安心過一個年。
總計十三萬二千人的北伐軍部隊,由關羽帶領中路四萬漢族步兵(包括六個陷陣營中的四個)、五千越嶲叟兵、外加趙雲的一萬五千騎兵,一共六萬人,會作為陳倉道主攻的第一梯隊,在二月初殺出大散關。
一旦站穩腳跟、包圍陳倉道、開啟繼續繞城北進的通路後,二月底到三月初,還會有一萬昆明夷蠻兵,和五千騎兵,繞過陳倉沿著汧水北上,負責堵口街亭、華亭方向,以確保如果到時候還有被韓遂馬騰牽制在涼州來不及回援的長安軍隊,就把他們堵死在隴西以西,不讓回援關中主戰場。
等陳倉拿下之後,將來轉入對關中腹地的平推時,哀牢夷和戰象部隊也會從陳倉道繼續進發。
所以陳倉道一共是分三批次集結八萬五千人的兵力,佔北伐軍的三分之二,是絕對主力。
劉備本人也會坐鎮這一路,把李素也帶上,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謀士,孫乾負責後勤,簡雍、秦宓、費詩都要隨軍。
除了關羽趙雲之外,將領方面還有負責中軍護衛工作的典韋,以及負責營地防務的張任、嚴顏。
……
而隴西的祁山方向,到時候也會試探性出兵兩萬人左右,目的是正面攻擊屆時可能被拖延在馬韓戰場上的長安軍,讓他們不敢輕易撤退,否則就有可能遭到銜尾追殺,要是敵人已經不在了,那就順勢拿下天水郡。
至於具體會打成什麼樣,現在也沒法說,沒有人是先知,只能根據開春後的情況隨機應變。反正劉備對隴西出兵的外交原則,是郭汜、韓遂都隨便打。
不用顧忌和誰聯合不和誰聯合。要是郭汜在就打郭汜,郭汜退了就打韓遂。反正韓遂不算盟友,殺之不算背盟,只是看在馬超的面子上,馬騰的地盤暫時不用動——但估計也不用劉備動了,根據魯肅最後送回來的情況,馬騰的地盤大部分都有可能淪入張繡賈詡之手。
這兩萬人的構成方面,最主要的是呼廚泉剩下的八千多南匈奴單于親衛騎兵。呼廚泉在武都沓中也休養生息了幾年了,馴化得差不多,也該拉出來出點狠力。
除了呼廚泉,那五千青羌兵的故鄉距離武都、陰平也很近,可以從故鄉就地攜糧出戰,也充分利用兩郡在白水河、漾水河流域的糧食產量、河流運能。因為要把當地的糧食運到陳倉甚至關中戰場的話,損耗就太大了,還不如就地進攻。
經過核算後,白水漾水流域這幾年存下來的糧食,供上面兩部分軍隊後,還能有七八千人的餘量,夠吃到秋收。所以就給他們增補了八千人的漢人步兵部隊,包括一個陷陣營,由高順帶隊。
但高順的級別不夠,而且也威懾不住已經升為南匈奴單于的呼廚泉,所以這一路的主帥劉備最後選了吳匡——吳匡雖然沒什麼本事,但畢竟是外戚,而且官場地位資歷足夠高,是董卓進京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