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4章 賈文和佔北原渭橋,法孝直用木牛流馬,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在祁山漾水河谷的源頭。這倆地方都是從武都北出祁山的要害位置。
韓遂在冀縣以東的地盤,整個十月份期間陸續全部丟了。郭汜後來也為此大為誇耀軍功,進一步生出了傲慢之心,有時候喝大了酒,就開始拿“平馬韓之戰中,我郭阿多親冒矢石,連破二賊,奪地兩郡。那李稚然號稱車騎,連個五丈原馬超殘部都沒打下來”說事兒。
幸好身邊人勸他收斂,清醒的時候倒是沒說,但他覺得自己應該得到更高的高位的野心,卻是已經種下了。以郭汜的剛猛直來直去,李傕想不看出來都難——這也不奇怪,因為原本的歷史上,李郭二人內部分贓不勻、權力分配不當的矛盾,就是在征馬韓之後爆發的。
征馬韓之前,長安只有三公和李傕開府,郭汜是沒有資格開府的,也就沒有自己的一套完整領導班子。征馬韓之後賞此大功,漢獻帝才允許長安存在“六府”,多了兩個。
既然都開府了,就算郭汜自己不想,他下面的人也會想要纜更多權的。
誰不希望自己供職的幕府,有更好的福利、更多的管事貪汙的許可權。
……
所以,此時此刻,李傕聽到了郭汜的成功後,心情也是非常複雜的,一方面他知道要阻止郭汜開府已經不可能了,理由不充分根本壓不住。另一方面,他也在期待郭汜心眼少,能夠以送財帛美女和別的享樂手段先安撫住。
處理完郭汜的情報後,李傕當天收到的第二條重要情報,就是賈詡的回信。
賈詡在信中通報,說他帶著張繡,已經一路收復了武威郡的祖厲、鸇陰,和金城郡的榆中、金城、枝陽、令居、破羌。十月份之內,有望拿下武威郡治姑臧——
最主要的風險,還不在於馬騰的抵抗,而是因為道路實在太險遠了。別看武威郡的姑臧和鸇陰縣是鄰縣,可兩地相距足足有五百多里路!而且都是從鸇陰渡過黃河後,在河西走廊戈壁上行軍的狀態(大家可以自己去百度地圖上量量,從蘭州渡過黃河後,到武威還有多遠,差不多五百里)
所以賈詡估計,最多十月底拿下姑臧縣後,張繡就不得不轉入就地防禦、消化地盤,來年開春再考慮繼續進攻。
而攻殺馬騰的希望也不大,就算馬騰兵力不足,也能提前逃往張掖。河西走廊就一條道,要斬盡殺絕是很難的。
賈詡在回信中說,他會在十一月回到長安,跟李傕商議國政,並且評估來年被劉備北伐的風險、以及如果真有大規模北伐,該如何防禦,順便過冬。
如果開春後發生戰事的風險不大,賈詡會再請命跟隨張繡追擊窮寇。反正他們都是西涼人,一路上有驛站的情況下,騎馬趕路往返千里都習慣了。
賈詡人雖然暫時回不來,但是對於李傕求教的戰事安排,回答得卻極為詳盡。
賈詡信中如此說:“五丈原之地,徒然險要,但若不能兼有渭南,則法正徒為自守之賊耳。今將軍已破其渭南營,將敵軍趕入武功水谷口,敵軍無法再取郿縣糧秣以自補,多相持一日,則多耗邸閣存糧一日,敵軍將來大規模北伐所需糧草便短一日。
因此,眼下當緩之,靜觀其變,待秦嶺大雪封山、五丈原之兵無法退回漢中。屆時敵軍若防備我軍追擊,留在五丈原的兵力甚多,則我軍一冬皆無需攻打,靜候其七八千之眾、日食糧五百石,三月相持,糧必大耗。
若敵軍趁大雪封山前,誤以為我軍冬日不攻,將主力調回漢中,五丈原留人不多。則封山後再試探進攻,乘其虛弱吞之。並燒盡太白山邸閣,或取其糧運回郿縣、再於郿縣重兵駐防。”
看完賈詡回信計策,李傕幾乎是驚喜得直拍大腿。
“妙計啊,果然還是要靠文和,才能智勝魯肅、法正。我怎麼就沒想到呢,要試探性攻營,也不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