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7章 洩露假情報,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利用,唉。”

袁紹歷史上在河北地區如此得民心,其實很大一部分就是藉著給劉虞報仇吸收過來的。包括後來烏桓蹋頓那些肯給他賣命,都是看在當年劉虞的面子上。

劉曄聽李素說得還算誠懇,都是關起門來說心裡話,所以他也不藏著掖著了,拱手說:“曄位低權輕,之前只是幽州別駕,去年燕王稱王之後,另授我王府主簿。豈敢與漢中王、右將軍論故舊交情。

二位無力立刻相助為燕王報仇之事,也是人之常情,但曄受人之恩,當先與糜府君聯手,待公孫瓚逆賊被剿滅後,再論其餘。不過我可以答應右將軍,不會投奔袁紹。我也想觀望一下,看看袁紹為燕王復仇之後,究竟是否真的會繼續尊重嗣燕王,還是如董卓、傕汜一般……”

李素見目的實現了一半,至少不會資敵袁紹,也就不再苛求,還設身處地幫劉曄和糜竺出主意:

“既如此,素就不勉強了,糜府君豪商出身,至今麾下不習戰事,跟公孫瓚交戰肯定是打不過的,也犯不著越過遼西走廊四百里無人區去勞師遠征。

想在報仇中出點力,還是以海運幫助袁紹運糧、或運兵走海路繞過易水、灅水等處,直插右北平郡腹地——若是我為公孫瓚用兵,肯定會在易水要衝之地設定高樓城塞,堵住冀州入幽的咽喉。有了海路迂迴,那些堅固要塞就能繞過去了。”

李素這條計策也是隨口說說的,畢竟歷史上公孫瓚的“易京樓”事蹟太有名了,防守戰時在交通要道築要塞也是常見思維。

糜竺提供海路繞後,無非是讓公孫瓚後方的經濟腹地更快被拿下,最後只剩下幾座軍事要塞,被提前徹底包圍。

至於怎麼攻破易京樓要塞,那還是讓袁紹自己琢磨吧。李素跟劉曄這麼說,也是示好,讓糜竺和劉曄將來保持繼續跟劉備混,別被袁紹拉攏。

劉曄琢磨了一會兒,發現李素說的果然有點道理:“右將軍不愧為天下遠見卓識之楷模,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曄回遼東之後,回原話轉告糜府君的,將來若能因此加快公孫瓚的覆滅,我們也會感念右將軍忠義。”

兩人又聊了一些別的,主要是河北局勢。

本來李素還想跟糜竺的來使說更多生意上的事情,但出了劉虞被殺這個事兒,再談錢也有點不合適。

剛好李素給糜竺準備的貨,很多都被周瑜截胡買去了,李素就正好半是打折半是糊弄,其他湊了點荊州特產,讓糜竺的商船隊好歹不至於走空。

因為連青瓷都不夠了,被周瑜買去了,所以湊給糜竺的貨有大量利潤溢價不高的鐵器,是僰道縣那些新式高溫鍊鋼作坊的產品。好在遼東和樂浪、帶方的屯墾本來就需要很多鐵器,也算是雙方都能接受了。

商船隊裝貨的同時,李素也有一件事情交代劉曄,他問道:“子揚賢弟,既然糜府君和袁紹如今是聯手抗擊公孫瓚了,你此行歸途,單獨從朱儁、袁紹的地界透過,應該也不會有麻煩吧?”

劉曄想了想:“右將軍總不會有話要我帶給袁紹吧?”

李素:“那倒不至於——這不是這兒還有幾千冊《英雄記》麼,還有一些關於我們漢中王大軍近日來在荊南等地動作的情報。我想袁紹也好,別的北方軍閥也好,應該會對我們大王最近在幹什麼很感興趣。

我來長沙兩個月,打探了不少天下諸侯的動向,也該回饋一下,把我們做的事情讓天下人所知。”

劉曄臉色有些尷尬,有句話沒好意思說:你們還有什麼值得炫耀的事蹟?你們不就是趁著北伐解決李傕郭汜的旗號,實際上在搶地盤嘛?還美其名曰“打擊那些依附李傕郭汜偽命的地方太守/刺史”。

這種事情很光榮麼?我親眼看見了也就罷了,還希望到那些沒看見的人面前大吼大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