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周毖。”
李素回憶了兩秒鐘,這才恍然:“那錦瑟的父親,與許靖不是同僚嗎?你伯父跟荀攸、種輯也是同僚,既然我救了你們入蜀,已經安全,何不投靠故舊呢,也好過做奴婢。”
李素好歹知道周毖是跟許靖當初一起,勸董卓提拔被黨錮的名士當官的。後來因為提拔的袁紹等人都造反了,董卓怒殺周毖全家,許靖則因為是副職、罪責較輕,熬到了找機會外放巴郡太守(因為蔡邕佔了巴郡太守,劉備實授他巴西太守)
同理何顒是跟伍孚、荀攸、種輯同案犯,伍孚滅門何顒死於獄中,荀攸種輯外放跑了。
“難怪以現在小姑娘那麼低的讀書識字率,錦瑟能《詩經》、《孟子》信口拈來,音律樂器也多有精通,原來是周毖的女兒。”李素心中暗忖。
繡瑟卻是被李素前面的話,驚惶得閃爍了幾下眼神:“是奴婢琴彈得不好嗎?先生何出此言。夫人從不曾苛責我們,何況我們或為庶出,或為寄住,先人遇害之時都才十歲,那些先人的同僚肯定都沒見過。就算他們憐憫,也不會如何善待的,再辱之恥,何如一辱。能在先生府上混個飽暖,我們都知足了。”
李素一想,漢朝人對奴婢確實是這個要求,因為她們也沒證明身份的證據,如果指望這個提升自己社會地位,會被當成是“詐稱死者遺屬,背主求榮”的。
“不說這些了,我這兒一貫也不奴役婢女,不管你們是什麼身世,在我這兒都和原先一樣。”李素安之若素地示意妹子繼續奏樂。
他可不是會因一面之辭就感動憐憫之人,沒有證據的話,聽過就夠了,好歹解釋了她們為什麼會多讀書,別的不必當真。
……
此後兩三天,李素也沒幹什麼事情,就是在侯府裡大擺宴席,也不刻意遍邀賓客,只請跟自己關係好的,聊得來的,一起歡慶“變法成功”。
這樣最自然,不會讓人覺得他是在演。
荀攸,諸葛瑾,劉巴,都在受邀之列,著實見識了一番泡澡侯府奢華的新境界,讓人不得不感慨李素在慶功這事兒上是真的走心,完全一副歌舞昇平的太平景象。
而荀攸來的時候,李素還特地讓婢女鼓瑟奏樂招待,想看看荀攸有沒有認出老同事何顒的侄女,但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反應,李素心中對於那天的閒聊也就愈發不當回事兒了。
慶功宴上,喝酒的時候,荀攸和劉巴倒是注意到了酒桌上一批不尋常的餐具,色澤青黃,光潔如玉,不由好奇問道:
“伯雅真是奢侈啊,此物不似琉璃盞,也不似羊脂玉,竟為何物?若是某種未見過的南中寶石,竟能雕琢大如俎豆瑚璉之器,恐怕其價不斐。”
荀攸有此說,是因為他看到桌上一個盛飯的大飯盆也是這種材料做的。一般很少見到用除了土瓷或者漆木以外的材料,做那麼大的器具。
瑚璉是祭祀時盛飯的桶,《論語》裡記載子貢向孔子要評價,孔子評價“汝器也”,子貢不甘心還追問“何器也?”孔子才追加回答:“瑚璉也”。
“還不成器的青瓷,就暫且叫青黃瓷吧,比土瓷多幾分青藍之色,也更加潤滑光澤。”李素隨口回答。
諸葛瑾則是嘴上謙虛、內心有點小驕傲,代為吹捧解釋:“這是舍弟的尊師之禮,尚未成器,大家湊合著用。按伯雅的說法,若是燒製徹底勻淨除雜,可為天青色,淡雅不下於羊脂玉。如今提前拿來宴客,也是喜事臨門,情急從權了。”
原來,這是諸葛亮改良工藝後讓工匠第二窯燒出來的青瓷,但爐溫還是不夠,而且爐膛裡裝的還原劑炭料配比還要調,瓷釉裡的氧化鐵依然沒徹底還原乾淨。
荀攸看了李素這樣排場,也是暗暗搖頭:右將軍太理想化了,咱雖不懂財賦稅制,可人心是相通的,任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