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6章 沮公!事急矣!,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袁紹酒醉之下,在郭圖的牽線搭橋下聽了辛毗的坦白,乘怒做出了進一步限制沮授權力的決策。

這個決策沒有人敢阻攔,而且大家也犯不著阻攔。

哪怕是張郃高覽這樣不問政治的純軍事將領,要是真知道這情況,也不會去攔。因為沮授是否繼續掌權,對於袁紹陣營後續能不能打下去,已經沒多大影響了。

毫無技術含量的戰略撤退,謀士無用武之地。

不過,辛毗顯然也沒預料到郭圖給他找的機會,會產生那麼嚴重的牽連和後果——辛毗一開始只是想把自己的責任摘出去,讓袁紹相信他跟決策錯誤沒關係。

站在辛毗的立場上,他兄長跟沮授是老同事,關係不算好但也不差,犯不著陷害沮授。

說白了,就是一種“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態度,但不管怎麼說對方首先是“道友”不是“敵人”。

結果,袁紹本來就鬱悶,加上喝多了,決策反應過激了點,還讓郭圖和辛毗負責去傳令、把沮授的職務撤了,甚至還允許他們帶一些袁紹的心腹衛隊去,防止沮授有異心不接命。

郭圖對於“把沮授拿掉”這一點是很贊成的,但是對於袁紹讓他也去傳令這個具體操作方式,還是有點不願意,主要是郭圖怕自己的人生安全有危險。

沮授不能說毫無抗命的可能性,要是抗命了,他郭圖不是去送死嗎?

就算沮授不抗命,要是權力交接之後關羽的部隊因為袁紹方斷後部隊上層指揮混亂、抓住時機殺出石門陘、突破了封堵呢?死在關羽手上,也是一樣憋屈。

所以,郭圖是希望沮授倒臺、又不希望他去執行這個命令,最後墨跡來墨跡去,還想勸辛毗一人做事一人當,把這差事包辦了。

辛毗也不肯,說這是違背主公意思的。郭圖也不好太過於拿上命壓他,最後只是說讓他進沮授的營地傳令,他郭圖帶著衛隊不進營,在外圍觀望。顯然是準備風向不對就跑,然後回來繼續誣陷沮授。

由於郭圖暗示的第二種操作方式,嚴格來說不算違抗袁紹的安排,只是對命令的具體執行方式略作微調。所以辛毗現在作為郭圖的臨時下屬,也沒法違抗。

當晚,他只好先回到駐地,跟兄長商量。

他也不想走到這一步的,因為他知道辛評肯定會痛罵他。之前那些事兒他也是揹著辛評乾的。

果不其然,辛評聽說弟弟出賣了沮授來撇清自己,立刻大怒。

“我們辛家雖然不是什麼經傳名門,卻也沒有你這等不義之徒!你怎麼可以做出這種背信棄義的事情?

沮監軍把獻策的機會讓給你的時候,那是給你立功表現的恩德。你居然因為他的計策失算了,就去主公那兒反悔揭穿?我怎麼會有你這麼個弟弟!

再說,沮監軍的計策,難道你就是完全一字不差轉述的麼?你明明已經揣摩過主公心思、巧言令色加以修飾,把他原話中那些過於耿介、直刺主公之過的建議文過飾非、斷章取義。

你最後對主公說的那些內容,最多有七八成是沮監軍的懇切原意,剩下都是你為了媚上、爭取主公採納而和稀泥的,都是你自己的意思!現在計策敗了,你怎麼有臉把責任完全推給別人!”

辛評說完,幾乎氣暈過去,辛毗被罵得狗血淋頭,也不敢頂嘴,只是拿溼麻布請兄長敷擦冷靜一下。

說句實話,辛毗這人,在此次代替沮授出謀劃策之前,確實沒有什麼表現機會,歷史上他在袁營階段也沒做出什麼事兒。

所以他只能算是跟著兄長寄身袁營混吃混喝、不做事也沒重用。相對的,忠義方面也確實比較淡泊——都沒事做的人,還嫌棄陣營內文官互相傾軋,自然也不會對主公死忠了。

演義裡把辛毗的前期作用描寫得比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