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5章 首先排除一個正確答案,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攻開始後,夏侯淵親臨督戰,觀察敵軍守禦。
曹軍士卒如群蟻一般扛著土包沙袋,跟著重型器械上前填壕,甚至還調動逼迫了很多潁川郡本地的百姓,乃至囚徒,擔任最沒技術含量的危險工作。
潁川郡畢竟也是漢末一直以來的重要亂源了,早年鬧黃巾的時候,南陽黃巾和潁川黃巾是復發最多的,誰讓這兩個郡地少人多,人口爆炸沒田種,就只能為賊。
每個縣刑徒都多得人滿為患,只能是拉去服苦役改造,連組織屯田都不行——因為人太多田太少,地不夠種。現在要打攻城戰,當然有數不完的刑徒可以拉上來當炮灰。
城頭自然是箭矢如雨而下,隔著兩三百步就開始傾瀉火力,把衝鋒中的曹軍和炮灰刑徒零零散散射倒,卻不能阻擋曹軍的氣勢。
曹操治軍嚴謹,夏侯淵更是軍法嚴明,怯戰者死,當逃兵甚至投敵的更是會連坐家人,曹軍士卒沒那麼容易氣餒的。
歷史上,曹魏建國之後,可是搞了不少連坐家人、異地換防的法律,確保部隊的可靠性,防止出現投敵。現在雖然還沒以法律的形式落實下來,但其思想雛形已經可以在夏侯淵治軍中初見端倪了。
夏侯淵一開始心中冷笑:“城中守將太沉不住氣了,哪有守城戰如此浪費箭矢的,至少也等攻擊的將士逼近到五十步內再放箭吧,有城牆你怕什麼。
看來不是什麼名將之才,這昆陽拿下有望了。也不知道城內是何人守禦,之前喊話罵陣都無人應答。”
夏侯淵之所以有此想法,當然是因為他不知道關羽在城中——才剛剛開戰,關羽壓根兒就沒打算暴露自己的身份。好歹也得等曹操親臨城下、吃過苦頭了,關羽才打算解開謎底,震懾敵軍。
不然還真怕敵人一開始就覺得自己中計了,都不敢來攻,豈不白忙一場?
而夏侯淵對於戰術的分析,正常情況下倒也不算錯,因為守城戰時弓弩火力的利用戰術,跟野戰完全不一樣。
野戰中,因為雙方在衝鋒接近,到了跟前就要肉搏,留給遠端火力輸出的時間視窗很短,所謂“臨陣不過三矢”,說的就是百步以內的普通弓箭,射三輪就要操刀子近戰了。
這種情況下要珍惜敵人進入射程後的每一秒鐘,能多輸出一輪是一輪,顧不得是否浪費箭、太遠的時候命中率極低。
守城就不存在搶時間了,哪怕五十步才開始放箭,命中率大大增加,同時也不怕立刻陷入近戰——攻方衝完這五十步,還要慢慢爬上高峻的城牆呢,防守方輸出時間很寬裕。
夏侯淵一下子就敏銳意識到了守將“不會打守城戰”,這樣奢靡的打法,不用圍城一兩個月,城內絕對箭矢耗竭。
不過,他看著看著,自信的心情很快就無法持續了。
隨著填壕溝的曹軍越衝越近,夏侯淵發現守軍的箭矢密度也在提升,而且不光是城牆上有人放箭,連城外旱壕後面的羊馬牆背後,都部署了大量的弓弩手,其中甚至還有把連弩佈置到羊馬牆後的。
更囂張的是,隨著曹軍逼近,守軍居然把城門給開啟了,只是懸著一道隨時能放下的閘門,顯然是打算隨時接應被逼近的弓弩手回城。
“守將居然把弓弩手前壓到城牆外面?他不怕弓弩手陷入平地近戰的麼?還敢開城門接應他們隨時回城?那我要是一擁而上搶門呢?”
夏侯淵看得腎上腺素飆升,愈發覺得對面就是個魚腩,衝動幾乎不可抑制。
幸好他也是打老了仗的名將,最後還是穩住了,同時帶著數十騎策馬巡視,走到洞開的城門正面往裡觀望,這才看到了內甕城的存在——開啟的城門裡面還有一道城牆呢,所以根本不怕意外被奪門。
雖然意識到敵人這麼做沒有被奪城的危險,但夏侯淵就是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