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4章 安如磐石居庸關,堅壁清野拒張飛,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堅壁清野、時間一久,行糧吃盡,我軍便可令燕山、陰山各處敵後險要守軍騷擾斷張飛糧道,如此,張飛必不戰而亂,我軍再趁勢反擊,可獲全勝。”
這個韓範原本的防區是在涿郡的易京,也是易水北岸,涿郡和中山郡、河間郡接壤的地方,是幽州和冀州邊界的咽喉要害。
八年前公孫瓚臨死時死守的易京樓,就在那個地方。
在幽州和冀州分屬不同陣營諸侯的時候,易京這地方當然是幽州諸侯最重視的防禦節點了。
但現在冀州是三弟袁尚的,幽冀一家。袁熙在其他方向出現外敵時,當然第一反應就是先把跟三弟交界處的部隊,抽過來打防禦。
反正三弟又不可能這種節骨眼上腦抽跟他翻臉。
面對韓範的建議,袁熙也沒覺得有什麼驚豔之處,無非是普通的老生常談,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將領都會這麼選。
依託險要、堅壁清野、以待孤軍深入險境的敵人糧道被斷。歷史上鄭度勸劉璋對付劉備時,不也這麼說。
現在的關鍵是,張飛來勢這麼兇猛,怎麼拖得住呢!
袁熙應聲追問:“說得輕鬆,張飛來勢如此兇猛,還有徐晃為輔,更有叛將麴義為爪牙,我軍怎麼堅壁清野拖得了那麼久!”
袁熙問出這個問題後,倒也下意識沒有看韓範,而是看了一眼在旁邊謀士那一列就坐的幽州牧長史劉曄,顯然他內心最期待的還是以智謀著稱的劉曄能幫他完善一下應對策略。
然而劉曄沒看到,似乎是明哲保身地避嫌,幾秒鐘的開口時機沒去搶,韓範就主動提出了計策的後半部分:
“使君,要拖住張飛,顯而易見,唯有在桑乾河過燕山的谷口險要處設防。張飛至今還是在燕山與陰山之間的谷地機動,故而攻勢凌厲,但他要威脅到薊,最終就必須翻越燕山。
當初十二年前,宣祖(劉虞)與劉備在薊地平代郡、上谷而來的張純叛軍時,就依託燕山設防不讓張純越境。當時劉備建議幽州校尉鄒靖在八達嶺修了居庸關。
如今,使君也可集結中樞重兵,死守八達嶺、居庸關,縱然張飛趕造重型攻城器械,憑藉數十里縱深的燕山險塞,還是有可能堵住張飛的!”
袁熙想來想去,看向劉曄,問道:“子揚先生,我欲讓從遼西回防的王門,立刻帶本部人馬,加強居庸關防務。再從常山、中山調回之前被派去支援表兄的部隊,先生以為如何?”
劉曄被問到了,也不好裝傻,只是淡泊地說:“使君所見甚是,不過常山與幷州接壤,常山等地的防務,也是三公子委託給使君的。兄弟之間的請託,是否要履約,還請使君自行裁處。”
袁熙見劉曄沒有反對他的方略,只是顧慮他和三弟的關係,便很有擔當地一擺手:“知道了,事有輕重緩急,三弟的請求能做當然要做,但現在是我們幽州自身處在生死存亡中,當然是自保為最優先。”
說罷,他立刻下了調令,讓已經派去常山、中山等地的焦觸、韓珩,立刻帶兵回防,都不用回薊縣報到了,直接急行軍撲向居庸關南側,堵住燕山防線。
同時,他還命令在薊縣主持州治防務的張南,也帶著薊縣的一半主力,趕緊先去居庸關堵口,絕對要確保不能讓張飛越過八達嶺長城一步。
……
袁熙的命令,飛馬傳訊送去,短短兩天就送到了中山郡治盧奴縣,又過了一天後送到了常山的真定縣。
焦觸、韓珩等袁熙部下將領,當然不敢違抗主命,立刻就要走人。
不過,負責二郡治理和邊防的高幹、尹楷、呂翔等人,顯然不肯讓焦觸、韓珩走。
高幹畢竟也是袁紹的親外甥,地位高於焦觸,他出面阻攔道:“焦將軍轉隸於大將軍直屬,負責常山、太行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