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章 大漢是來帶給蠻夷先進生產力的,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徑數十丈的薰香屏障,既不至於太近、煙火味燻到了皇帝。又不至於太遠、百密一疏把蟲子放進來。

住在高臺香木行宮內,每天還可以眺望看見扶南和狼牙修的本地人在那兒摘椰子、頂著種胡椒種豆蔻,然後一船船裝上漢人的商船,運回中原。

劉備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胡椒豆蔻這些香料,在收穫階段需要非常的“勞動密集型”,跟種棉花差不多,所以李素才建議在當地推廣,讓蠻子來種,以免漢人百姓太辛苦。

這些作物的共同特性,就是同一片田地裡,果實/花朵的成熟期差距比較大,所以收穫期要每天到田裡轉一圈、把剛剛熟了的摘下來。

不像種穀物蔬菜那樣,基本上一批都差不多時間熟、或者收穫物對成熟期不敏感、晚幾天摘也沒事。

這些香料成熟後在枝頭多待幾天,不是爛了就是香味種子掉落了。一串豆蔻莢每天只能挑三五顆剛剛熟透的摘了,明天再來摘幾顆。

相比之下胡椒比豆蔻稍微輕鬆一些,因為胡椒不管是熟透的還是稍稍有點沒熟透的,好歹都能吃。熟透的就是白胡椒,沒熟透的就是黑胡椒。

(注:黑白胡椒是同一個品種,只是處在不同的成熟期)

這種收割階段勞動強度很密集、但播種階段相對輕鬆、熱帶多雨水環境下只要放養自然生長就行的作物,確實太適合蠻夷了。漢人更應該種植那些前期階段需要精耕細作、但收割方便的東西。

“看來子義遺澤也是不小啊,對這些地方,確實應該徐徐圖之,也不該一味用武征服。”

劉備在視察完之後,也是由衷感慨。

最後,他只是還有一點疑問,就找來李素討論。

這問題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劉備發現近年來,香料貿易的增幅有點誇張,每年好幾成地漲,過去十年中原的香料用量都漲了有十倍了。

但是香料價格的下跌,卻不如珊瑚珍珠那些那麼明顯,可見還是可以賣完的。莫非中原百姓真的因為和平久了、變得奢靡了麼?這種奢侈品都能有多少賣完多少。

李素卻不以為意,示意劉備垂拱而治即可:“陛下,每販賣一石香料,朝廷抽的海商稅不下數千錢。十幾年前,最大宗的那幾種香料,從南洋運回的,也不過每年數千石到一兩萬石。

如今普遍漲到了五萬至十萬石,僅此一項,朝廷抽商稅已近20億,也比十幾年前漲了十倍了。曹操初滅之時,全國商稅不過六七十億一年,整合關東後漲到近九十億。

如今商稅是一百四十億了。增幅的裡面,香料就貢獻了三分之一。陛下樂見其成不就好了?至於用量大增,這也應該跟商貿更為發達有關。

十幾年前,只有長安雒陽周邊農民,敢全部種菜不種口糧、賣菜買糧維生。現在各州五十萬人以上的大縣周邊,都敢如此。

互通有無便利了之後,百姓中的富裕之戶自然需要嘗試更遠地方的特產。幾十年前,或許一郡豪強,也只能吃到本郡產出的肉食蔬菜,現在揚州人都可以嚐嚐鮮益州的特產,自然要香料來蓋味保鮮防腐。

用這些香料的都是願意花錢開眼界嚐鮮的富戶,正好為朝廷均貧富、緩解百姓分化。儘管鼓勵就是了。”

劉備一想也對,奢侈消費的事兒還是別打擊了,讓有錢人把錢花掉而不是買更多的田利滾利,才對國家更有利。

這個香料貿易還是可以繼續鼓勵的,對扶南國和狼牙修的徹底蠶食,也可以作為長期國策慢慢加強經營。

定下了這個調子後,劉備基本上也在當地玩夠了,天氣也有轉熱的趨勢,他只好返程北歸。

回去的途中,船隊嚴格執行了命令,沒有再過多靠岸,直接回到南海郡,隨後略作休整,沿著東海北上揚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