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2章 鄴城落,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烈烈計劃,審配選擇了這天晚上請大鴻臚楊修到他府上喝酒。

……

楊修來得很準時,看得出他,臉上時時刻刻洋溢著天妒英才的不甘與悲憤。

這幾年,楊修其實混得很成功,但現在全完了。

他雖然在四年前放棄了劉備朝廷的大行令官職,被迫跟著太尉父親一起轉投聯姻的袁家。

姻親身份讓楊家人地位很穩固,加上當年楊修那個“袁紹劉備聯手對付袁術、曹操。擁護漢帝為邊地諸侯牟利、壓縮中原沒有繼續發展空間的諸侯”的外交佈局,事實上是對袁紹和劉備都有利的。

所以楊修來了袁紹這兒,絕對會跟留在劉備那兒一樣官居高位,甚至升得更快。

僅僅兩年半,楊修就做到了大鴻臚,位列九卿,當時袁紹還只是剛剛第一輪中風偏癱,都還沒死呢。

所以楊修這個大鴻臚真的是自己拼出來的,毫無水分,是袁紹清醒狀態下任命的。

要不是袁紹勢力衰落了,當初沒人懷疑楊修能比他的太尉父親更年輕就位列三公。

他虛歲二十在劉備處出仕,二十一歲促成袁劉默契,官居大行令。二十二歲投袁紹,二十四周歲為大鴻臚,今天,也才堪堪二十六歲。

當年楊修在劉備手下,被李素指揮著執行外交工作,那時拍楊修馬屁的人,也不過是奉承他“三十歲前必然位居九卿”。

現在看來,這些奉承算得了什麼?人家二十四就九卿了!何須三十!

可惜,朝廷整體都要大廈將傾,他做到九卿了又如何呢?天妒英才啊!

楊修心裡很清楚,鄴城朝廷每一個人都是有可能投靠曹操的,唯獨他們楊家不可以。

楊修的母親就是袁家的,楊修被打上了袁氏鐵桿黨羽的烙印,他再屈辱釋放善意,也沒有用。

而且,楊修當年那套“利於一切邊緣地區諸侯,不利於中原腹心之地諸侯”的連橫合縱策略,坑的就是曹操、袁術。

當年正是楊修的外交斡旋奏效後,袁紹甩開膀子跟曹操打了一場“新.官渡之戰”,逼得曹操認慫表態,當袁紹的小弟,還割地給袁紹。

這一切,在袁家掌權時,是功勞,到曹家掌權時,就是被清算的黑材料。

這一點,既然楊修本人這麼門清,審配當然也清楚。

所以審配知道,誰都會背叛袁尚,唯有楊修不行,大家是鐵桿戰友,一條繩上的螞蚱。

今天,審配生出了絕望之心,又想把鄴城易主時的不必要損失降低,就想到了找楊修來商議。

兩人落座之後,審配什麼都沒說,先跟楊修幹了三杯,有點酒意打底之後,他開門見山:

“德祖,鄴城沒幾天了,就算我們死守,也不會有變化。真到了城破巷戰,只怕雙方至少還要死傷過萬士卒,更會給曹操藉機屠戮城中百官、河北世家的藉口。”

楊修下意識還要說幾句場面話,唯恐審配是在詐他:“正南公何出此言?有正南公這樣的朝廷股肱、忠義之臣主持城防……”

審配抬手製止了楊修的申辯:“行了,是我變得太快,德祖不願信我真心,也不能怪你。誰讓我這幾個月裡,殺了那麼多人呢。

八月份,九月份的時候,那麼多朝廷官員軍中將佐想過動搖投敵、獻門都被我明察秋毫找出來了。連南部尉蘇由的腦袋,如今都還掛在城樓上呢,德祖不信我,該。

不過,今日我確是真心,我與主公,都不可能得免。到時候主公肯放在大將軍府放火自殉,免得落入曹賊之手受辱,那是最好。

至於我,德祖拿著我的首級去獻給曹操,多保住一些百官便是。否則以曹操之多疑,恐怕城破後會大肆屠戮如今還堅持擁護袁氏的官員,誅鋤異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窮鬼的上下兩千年

非玩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