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章 出鎮關東,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積。

當然,因為前兩年周瑜剛發現夷洲以南還有島嶼時,他暫時兵不缺土地,所以也就沒有在那些蠻夷島上開拓,只是巡航抵達的時候修了個簡易棧橋碼頭,以便停靠跟當地的蠻夷貿易。

周瑜一開始也不是指望跟蠻子的貿易中、能得到什麼緊俏物資,

畢竟那些島上的蠻夷人種應該跟夷洲一樣,其原始生產力擺在那兒。周瑜更主要的目的是先蒐集情報,瞭解當地物產,好留個的後手。

不過,稍稍貿易之後,周瑜卻發現了意外之喜——那些島上似乎別有值錢的物產。比如,蠻子雖然沒掌握冶金之法,卻能拿天然的蜂窩狀銅塊打磨使用。

自然界確實是有比較純的天然單質銅存在的,不是氧化銅硫酸銅那種成分,就是九成以上的銅,再伴生四五個百分點的巖質碳質雜質、四五個百分點的鋅、鐵和銀。

周瑜當時好奇,就深入讓探險隊蒐集情報,發現那地方銅應該很豐富。畢竟都有近乎單質的自然銅存在了,那銅肯定是很多的。

他原本還想過如果不能被朝廷赦免,或者孫權也想逃往海外,那麼將來還能有個落腳的地方——因為大漢的海圖上,肯定是沒有這些島嶼的,但夷洲是有的。

所以逃到夷洲還有可能被討伐,但再往南逃就絕對不會被漢人發現了。

只是最後周瑜選擇了歸順,所以也就把這個底牌透露出來了,以示對朝廷的誠意。

李素聽了這些解釋,就知道周瑜當初這是發現了菲律賓,想作為逃命的後手,最後沒用上。

畢竟第一島鏈上那些板塊接縫、火山列島,金銀銅汞這些重金屬都是很豐富的。

從地質學的角度來說,這也很好理解。因為這些重元素在地球內部其實含量不低,只是重元素下沉,在地殼地表含量少,才顯得珍惜。

所以按照板塊漂移說,板塊接縫的地方,地震把下層板塊擠上來,裡面金銀銅就巨多,火山噴發更是能直接把地幔裡的金銀銅弄到表層。曰本金銀極多,而菲律賓銅礦巨大,這都是後世的地理常識。

後世探明的菲律賓銅儲量超過五十億噸。只不過菲律賓的礦業原本歷史上一直到14世紀初、也就是13XX年才開始開發,那大約是南宋滅亡後數十年,主要是宋亡後逃到海外的流亡漢人移民開始開採的。

畢竟宋朝滅亡的時候,才算是第一次漢人政權在中原徹底完了,被外族統治,流亡海外的漢人還是很多的。再之前老百姓也懶得為了換個皇帝換個統治者就流亡海外。

但這一切,原本都要再等一千年呢。所以,如今漢末的菲律賓,那真是完全的野人聚居地。

那地方的情況,跟東南亞其他那些在大陸上的部分還不一樣,如今的菲律賓沒有任何國家文明,只有太平洋南島民族的部落。

在腦海中粗略回憶了一遍這些歷史梗概,李素忽然想起一個問題,那就是菲律賓那片土地在古代漢文明圈子裡的命名。

菲律賓畢竟是西方人取的地名,而漢文明一開始給那地方取名呂宋,但“呂宋”其實是“旅宋”諧來的詞。

歷史上,漢人文明在蒙元滅宋後,宋相陳宜中逃到越南還想組織抗元,其他漢人也多有南下流亡,菲律賓才算跟漢人文明有了高度聯絡。被哀悼故土淪陷的流亡者取名“旅宋”。

李素覺得,現在既然被周瑜提前了八百多年發現那片土地並建立了貿易,那就叫“旅漢”吧,取漢人此前因中原戰亂、流亡旅居海外之意。

……

此後數月,李素在雒陽,基本上就是這個生活學習節奏。

每天抽出三分之一的精力料理簡單的政務,垂拱而治,剩下的主要精力都是拿來在丞相府上擺沙龍搞座談會,討論航海和配套的種田技術事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窮鬼的上下兩千年

非玩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