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0章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七千字大章),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月初二,依然還是在長安城外竣工不久的側視望樓上,只不過這次從城的西南角換到了東南角。

劉備帶著李素最後親自觀摩了一番長安城內李傕軍捉襟見肘的防守,順便看看今天的佯攻效果,兩人一致覺得正式總攻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望樓腳下,這幾天還根據實戰需要,立了幾個烽火臺,會燒不同的材料、形成不同顏色、不同數量的煙。

這玩意兒李素走的時候是沒有的,也不是他親自交代的,完全是實戰過程中,諸葛亮突發奇想的發明。

起因還是由於剛開始佯攻時,內線敵軍排程比較便利,某段城牆空虛的機會,可能轉瞬即逝,只要進攻方几分鐘內沒有對這段城牆發起進攻,敵人自己就發現堵上了。

後來諸葛亮發現主要是劉備軍的傳令兵傳達讓某支部隊轉入進攻的傳遞速度太慢了,就搞了這種烽火臺。

他按照李素教他的數學原理,用類似於“二進位制”的思路給各個牆段的攻城部隊編了號,比如看到烽火臺放的煙是三道同樣顏色的“紅紅紅”,那就是東城靠北第一牆段,“黑黑黑”就是第八牆段。用三個煙霧位元組就表示了八種資訊量。

如此一來,每個陣地段的軍官們記住代表自己的顏色,看到對應顏色組合的煙就瞬間組織進攻,比傳令兵沿著長安城城牆跑十幾里路去傳令快多了,城內的守軍再排程堵漏方面自然是愈發猝不及防,捉襟見肘。

李素回來的時候,看到了諸葛亮自己發明的這個騷操作,也是差點兒驚掉了下巴。

阿亮這是“不滯於物,草木竹石皆可為劍”啊,哦不,應該說是“草木竹石皆可為數”。

物質載體已經不能制約諸葛亮對數學工具的隨機應變應用了,燒幾堆狼煙都能實踐二進位制資訊載體的工程實踐。

不愧是李素最得意門生的智商,教他一點東西都能舉一反三得心應手。

又是一場佯攻結束,劉備放下望遠鏡,得意說道:“之前數日血戰下來,李傕軍疲憊不堪,之前靠拉壯丁湊起號稱四萬餘人的守城部隊,如今消耗下來,應該不到三萬五了,勉強剩三萬出頭。

觀其旗號、軍陣,絕大多數士卒都沒有得到歇息,連騎兵都棄馬上城準備了。我軍加上段煨部,一共十餘萬,圍著三萬人打,完全可以輪流休息,還讓民夫暫為疑兵,李傕士卒的精力快扛不住了。”

李素倒是沒怎麼為進展而驚喜,因為他一直以為,自己定的計策大方向已經很好了,能夠疲敵調動敵人應該是很輕鬆的,所以眼下這一切不是應得的優勢麼?

不過,跟著劉備瞭解了半天戰況之後,他才知道其他諸將,在將他這個規劃落地的過程中,做了多少有價值的具體工作。

這佯攻的幾天,還真不是白白浪費的——諸葛亮克服的那些困難,暫且不論。單說劉備關羽因為沒有開上帝視角,所以哪怕李儒一開始就中計了,還勸得李傕一起中計,劉備是不知道的。

劉備軍只有透過實戰觀察敵軍的真實排程反應,才能確認他們中計了,這就需要幾天的血戰試探。

其次,就算敵人中計了,他們一開始肯定也會抱有僥倖心理,不會真的一上來就把全部預備隊都調動起來疲於奔命的。他們得實打實發現“不那麼幹真會漏洞百出,真會有失守風險”,才被逼著調動起來。

這個過程說起來幾句話,其實都是幾千人的傷亡和搏戰換來的。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哪有什麼地圖上隨便畫一畫微操思路、就能保證順利執行的。

此戰的功勞,規劃者和執行者,差不多是三七開吧,主要還是浴血奮戰的將士們的功勞。

……

下了望樓之後,劉備帶著李素,又去城西偏北的一處攻城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浙東匹夫

我在大明解鎖蟲族科技

腎摔

為了寶藏女孩,只能一統天下了

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