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9章 天威折服,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守軍的消耗,潼關守將、橋蕤麾下部將陳蘭、李豐終於不敵投降,潼關被劉備拿下。
  主要是段煨徹底表現了倒向劉備的姿態之後,讓陳蘭李豐等人對於繼續堅守下去的意義產生了絕望:
  一座關卡,前後都是敵人,關內也沒多少儲備物資,段煨又沒有因為皇帝被殺就投靠袁術,那繼續靠軍事力量死守下去還有什麼意義?
  又過了一天,袁術的使者袁渙,和袁紹的使者辛評,也都前後腳抵達了華陰縣。
  不過他們看到的卻是劉備已經跟袁術軍撕破臉,至少攻下了華陰和潼關、收服了段煨。這樣的局面,著實讓袁術的使者尤其難於開口求和、拿還不存在的“先帝臨終口諭遺詔”談條件。
  而袁紹的使者,基本上也斷定劉備是跟曹操一樣選擇了強硬討伐。所以剩下的唯一還能遊說的點,只是看看劉備肯不肯承認燕王為皇帝了。
  聽說二袁使者到來的訊息後,劉備的第一反應是想直接把袁術的使者推出去斬首祭旗,不過卻被隨軍的謀士荀攸勸住了。
  荀攸理智地說:“大王不可貿然妄殺,袁術有罪,其使無罪。而且正好藉助其使之口,傳達數落袁術之罪狀、伺機戳穿袁術對外宣稱之謊言。”
  劉備考慮了一下,就讓袁渙進見。
  袁渙入內之後,劉備也懶得親自搭理,就任由荀攸直接喝問:“袁術妄為,導致陛下蒙難,他還有臉推卸罪責。他此番派你來所為何事。”
  袁渙不敢隱瞞,直言相告:“衛將軍聽紀靈、樂就等人言及,陛下被董承殺害之前,或曾留下口諭遺詔。但因沒有物證,也沒有其他德高望重的朝臣當面聽見,所以他怕各地將領不願相信,所以派遣小使來拜見漢中王。”
  荀攸略一琢磨,已經大致猜到,袁術所謂的“口諭遺詔”,肯定是可以捏造一個對劉備有好處的條件,來試探一下。
  荀攸代替劉備追問:“說來聽聽,漢中王洞明燭照,自然能分辨真假。”
  袁渙:“聽說那遺詔是‘傳位漢中王’。”
  劉備一直沒說話,聽了這話才拍案而起,他的反應也跟袁紹差不多:“大膽!竟敢捏造遺詔妄圖逃脫罪責。天下無主,若天命果需孤普救天下蒼生,何須遺詔。”
  袁渙被劉備這麼義正辭嚴地一呵斥,居然深感慚愧,生出了幾分檢舉揭發的動搖。
  ——
  PS:上面已經四千字,稍微說兩句。
  我知道有人想看打戲,但這不是我拖節奏。外交和大義名分很重要,因為我不想把袁術寫成一個完全為別人做好事的白痴。直截了當認領弒君罪名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是不可能的,這中間必然有個扯皮和被戳穿的過程。
  再強調一下,袁術沒有弱智到直接奔著弒君去,他是因為計劃執行走樣、缺乏機變,最後被逼到這一步的。
  另外,這種大變局的時候,肯定描寫視角會多一些,涉及到大部分諸侯。為了彌補節奏,我適當加更吧,今天會有三更,會寫到討伐戲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