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6章 荊州泥潭,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有太多的出賣故主投曹的嫌疑。

李素基於這一先知先覺,才把忠心更可疑的弟弟蒯越調走,留下蒯良。

可如今看來,哪怕只是一言一行、見微知著,也能看出蒯良對劉表劉琦同樣不是絕對死忠,否則不會那麼不謹慎。

難道這兄弟倆都是不忠之人?

李素懷著心事騎在馬上緩緩繞行,他位高權重旁邊人見他沉思也絲毫不敢打擾,反而覺得有些不安,一個個都在那兒迪化腦補。

李素觀察了蒯良一會兒,忽然心中一動,想起一種可能性:“會不會是因為時間和年齡的問題?歷史上曹操南下荊州,比現在要再晚十年,這蒯良如今已經年近五旬,會不會是十年之後已經老得沒了野心?

而他弟弟蒯越比他年輕十幾歲,跟蔡瑁年齡相仿,所以歷史上曹操南下時倆人都是四十出頭,還想賣主求榮換一份事業?幸虧咱沒信易中天對劉表的吹捧,說劉表控制地方多麼的有手腕,如今看來,也不過是拉一派打一派而已。”

李素心中這麼想著,對於荊州之前內部形勢的理解,也更深了一籌。

後世大部分對劉表的認知停留在易中天講解層面的看官,都會被劉表“殺總賊、滅張羨”的巧妙手腕所折服,覺得劉表單騎入州,做下那麼大事。

但現在看來,劉表不過是靠其中一派滅了另外一派,而被他倚仗的派系也因此變得更強大了,完全尾大不掉。

歷史上,劉表是陷入了對蒯家和蔡家的極度依賴,成了他們利益的代言人。說白了,就是世家大族團滅了豪強,但世家大族本身變得更強了。“宗賊”就是豪強就是“土豪”,蒯良蔡瑁就是世家大族就是“劣紳”。

這一世也不過稍微好一些,因為張羨當年是關羽在宜都領兵的時候滅的,還殺了蘇代、貝羽。然後以劉表承認宜都、武陵歸屬劉備陣營,換來關羽把剿滅三大總賊軍閥的戰俘交給劉表擴軍,才有了後來劉表的發展,也避免了劉表跟蔡家的聯姻。

所以,現在荊州的地方勢力,等於是“宗賊殺得比歷史同期更少,但蔡家也只能以在野豪門的姿態出現,蒯家也沒歷史同期那麼強”。

後續李素要開展科舉、並且默許圍標的話,估計蒯、蔡為代表的世家大族能圍八成的名額,沒殺乾淨的地方宗賊能圍兩成的名額。

而且算算日子,參考舉子的名單,應該已經出來了,只是之前李素在長安,暫時沒看到。一會兒進城安頓好了,很快就能揭曉謎底,印證李素猜得對不對。

李素的在襄陽城內的府邸,是劉表原先的荊州牧幕府改的,一個多月前才稍微重新裝修了一下,主要是換換門面和部分能彰顯主人身份的裝飾。

蒯良是本地人,早已輕車熟路安排了接風宴席,李素就帶著幕僚和將領們一起,與荊州官員聚飲。

李素趁著酒宴間歇,想看一看今年荊州各郡乃至益州等地送來的科舉參考人員名單,蒯良也幫他拿了。李素稍微掃了幾眼,倒也有些歷史上留下名字的青年才俊,不過更多一看就是世家大族的圍標人選,尤其以荊州這邊的圍標趨勢最為嚴重。

名單中最典型的世家大族圍標,就以幾個姓蒯的舉子為首。當然也不排除可能確有真才實學的官二代——比如李素看到了如今已經在朝中做少卿的董和的兒子董允。

而李素叫得出名字的寒門子弟也有,不過大多是益州的而非荊州的,要不就是僅僅侷限於“明算”這種專業性特別強、容易掩飾實力的科目上。

比如有個叫費禕的,情況跟李素在北場遇到的賈逵類似,也是自幼喪父所以淪落為寒支,但是家族本身是有勢力的。

費禕的堂伯父費伯仁是當地世家大族嫡系,捧了自己嫡子圍標舉孝廉,然後讓遠房堂侄圍標占個名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