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章 小賊才做選擇,老賊全都要,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破,畢竟糧隊在河東郡境內要經過三百多里的危險區,韓暹作為本地人,熟悉地理,可以選擇任何一個點下手,那當然要選最薄弱的。
幸好他派出去的斥候還算給力,把這些都打探清楚了,一五一十彙報:“稟渠帥,徐晃約有兩三千戰兵,護送從東垣至安邑陸路車隊。太史慈所部,據偵查並未帶兵護航,只有隨船水手,應該是劉備軍仗其船隻堅固,而我軍沒有水師,無法攔河截擊,故而無備。”
“就靠一些水手自衛?沒有額外帶兵護送糧船?”韓暹聽到這個訊息,不可置信地自言自語反問確認了一句,他覺得這不是給他送菜麼。
也怪太史慈這人,之前跟著糜竺混了幾年,在東萊老家住久了,所以沒趕上劉備自西進以來的歷次立功。
最近剛剛重新撈到表現機會,那也是北伐時的涇原決戰,以及後來的長安攻城戰了,那都是剛剛發生沒幾個月的事兒,所以聲名不顯,韓暹這種山西山區閉塞之地的自守之賊,才沒聽說過。
相比之下,徐晃他還是知根知底的,哪怕內心再鄙視徐晃賣主求榮的人品,韓暹好歹知道徐晃確實能打一打。
於是,他就順理成章決定捏太史慈這個軟柿子。
畢竟徐晃的幾千人也算是精銳戰兵,劉備軍能打贏李傕,單兵戰鬥力肯定是不弱的。至於安邑縣城,韓暹也沒指望快速反攻拿下來,白波賊缺乏攻堅力量,城池一旦撤退放棄後,想再從官軍手上攻回來是非常不划算的。
韓暹跟李樂合計了一番,立刻定了計策:“不就是以為我軍缺乏優良戰船麼,這有什麼大不了的?湅水淺狹,最深處不過數丈,我軍熟悉地理,還能找到好多深不滿丈的淺灘。
到時候在淺灘處攔河,堆暗礁木樁,靠暗礁先撞沉它幾艘堵住航道,困住糧船隊去路,隨後大軍在淺灘處徒涉一擁而上,攀船殺光水手,袁紹的大批糧食還不是盡入我手。”
韓暹的執行力還不錯,說幹就幹,下一波袁紹的糧食運來時,他就挾憤出擊了。他要把徐晃之前詐他、用關羽的威名嚇他放棄安邑縣城的賬,一起給算了。
……
數日之後,大約八月下旬,下一支糧船隊很快抵達了。
因為劉備和袁紹各自負責半程水路、用了“接力”的方式運糧,每一方的週轉週期都大大縮短了。
不過因為河內沒那麼多餘糧,袁紹的船隊這次是從黃河北岸魏郡的黎陽港起航的,也就是調了鄴城的糧食來賣,逆流而上走六百多里黃河水路,抵達東垣。
太史慈從長安出發,到安邑,再折返。
而且,因為是第二次交易了,韓暹的人在動手之前,打探到了更多誘人的訊息:太史慈的船隊這次來的路上,也不是空船來的,而是運滿了相當於至少兩趟運糧船隊貨值的蜀錦鐵器瓷器等物。
畢竟奢侈品比糧食的價值密度高多了,一支能夠運十萬石糧食的船隊,如果運奢侈品,貨值翻好多倍都有可能。所以袁紹給劉備運四五船貨,劉備最多回一船就夠了,有時候都不用滿載。
而劉備這次賣給袁紹的貨物裡面,考慮到後續奢侈品市場會飽和,蜀錦也不是大家都穿得起的,所以為了怕貶值,劉備還賣了不少作價虛高但其實說穿了沒多少技術含量的“武器裝備”。
比如,已經在與李傕的決戰中充分洩密的雙側金屬馬鐙、蹄鐵之類的鐵器。這些裝備因為涇原決戰的威名,已經開始散播了,其他諸侯也都會漸漸意識到其重要性。只不過因為沒有直接看到實物,大夥兒還要鼓搗一陣子才能琢磨出來。
所以劉備和李素都知道,這些裝備已經不可能技術保密了,他們甚至還給呼廚泉都提供了一批貨,讓呼廚泉今年秋天去搶劫河套五郡的偽匈奴和鮮卑人,拿搶劫來的成批牛馬羊牲畜抵償裝備價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