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章 宗正少卿劉玄德,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查問益州近況的官員。只是朝廷沒有證據可證實張魯得手後的後續惡行是否出於劉焉指使,才沒有輕舉妄動。”
盧植把這番話說完後,李素心中已經有底了。
各個關節的時間節點、因果邏輯,跟原本的歷史略微有差異,但問題不大。
李素是先知先覺之人,他當然知道張魯就是劉焉放出來,以阻止朝廷撤換他,好長久當土皇帝的擋箭牌。
盧植剛才沒說張魯母親的問題,那應該是這個關鍵事實朝廷還不知道——但李素知道。
張魯的母親也是跟著張家一起修鬼道的,所以駐顏有術,四五十歲了還對劉焉這種六十出頭的老頭兒很有吸引力,正史上張魯的列傳明文記載張魯的母親經常出入劉焉的私宅,劉焉這顯然是把張魯當養子來利用了。
就跟人QI曹未來收用何宴的母親後重用何宴一個道理。
而且歷史上,劉焉入川之後就飄了也是不爭的事實。
191年劉表到任荊州牧之後,就上表朝廷告狀,告發劉焉“私造六輦金根車、用天子鑾輿儀仗”等種種僭越到形同謀逆的立威亂舉。
要知道,劉表191年才揭發劉焉,可不代表劉焉真的是191年才開始飄——那只是因為歷史上劉表要熬到191年才能上任!而根據逆推估算,劉焉至少190年就開始那麼飄了,只是第二年才被劉表騰出手來抓到把柄。
現在,因為李素導致的蝴蝶效應,“廢史立牧”制度總體提前了大半年實施,劉虞也提前表現卓異、連帶著劉焉入蜀也早了大半年。
按照這條脈絡推算下來,劉焉因為覺得“我土皇帝的位置穩了,急需立威為我兒子鋪路”的想法,說不定也會提前大半年出現!所以哪怕是189年就出現用天子鑾輿儀仗的不軌行為,也是完全可能的!
這倒不是說劉焉就是憋不住想要享受,而是他必須藉著僭越來為他兒子劉瑁鋪路——當時的朝臣還是沒有“諸侯割據、父子相繼”的世襲習慣的。大家都還覺得州牧是沒法傳位給兒子的,要聽朝廷重新任命。
劉焉要為天下先,加上他自己壽命已經六十多歲,他等不得。如果諸侯世襲的事實沒有造勢起來,他要傳給兒子的過程中就會橫生波折,最後能不能成都不知道了。
一直到194年,陶謙死的時候,都不太敢傳位給兒子,而是把徐州讓給了劉備,多少也是有當時諸侯還未產生“傳位”傳統有關。
還是袁術稱帝后,雖然稱帝這事兒本身沒成,卻造福了天下軍閥,從此軍閥才扯掉了遮羞布,預設“軍閥的州牧就是可以傳位給兒子的”,這都已經是197年的事兒了。
在後世讀三國的看官眼中,再名正言順不過的“諸侯傳位”制度,真細細考究,哪有那麼理所當然?在這個問題上,從“朝廷官場邏輯”向“武力爭霸邏輯”轉變的過程,又有多麼漫長多麼痛苦?
孫堅死時孫策還不是屁地盤都沒撈到,後來還是從頭再打起。而孫策要是死在袁術稱帝的197年以前,孫權說不定也屁都撈不到,就成了一個普通的“死了做官父兄的落魄官宦子弟”,跟陶商陶應差不多。
不過,眼下李素還是不便說出太多攻訐劉焉的話來,這些後話也不必提起。免得落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二來也是證據不足。
……
把盧植告知的情況徹底捋順之後,李素也算是心生一計。
而且不是那種隨隨便便沒有退路的計,
而是一條可以隨時變招、有上中策可以退求其次的那種。
一如李素一貫的“渣男計策”本性,追女神策的時候可以留備胎策,還能神不知鬼不覺讓備胎策不知道你追過女神策。
李素想明白後,當機立斷對盧植推心置腹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