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張純與遼東世家同歸於盡,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素一愣。
劉備反應這麼激烈,倒是他沒有想到的。
轉念一想,倒也可以理解——天下大亂還不久,劉備還沒見識過朝廷威望徹底崩潰後,地方世家勢力是如何對抗諸侯的動員的,所以對於世家勢力的仇恨與敵對,也不能跟歷史上十年二十年之後的劉備相比。
雖然豪強自私自利和隱匿戶口兼併土地是至少持續了近百年的老問題了,但靈帝駕崩前,面對朝廷的動員,豪強世家還是表現得大是大非上挺忠誠的。
朝廷允許各地自建武裝討伐黃巾、反擊張舉張純區星,世家豪強也都出兵討伐了,討完後雖然他們的私人武裝也強大了起來,但好歹名義上都是忠漢的。
如今的劉備,對於這種“有私心,但名義上忠漢”的世家實力,還沒到要徹底消滅的態度。
而李素之所以覺得“領地上那些能反抗諸侯的世家勢力要儘可能壓制”,完全是因為他基於對歷史的認知。他知道歷史上劉備入蜀後蜀地望族的陽奉陰違、也深諳孫權被江東四閥顧陸朱張掣肘的痛苦。
所以才覺得如今收復遼東,也該對遼東土地兼併、人口隱匿的根子,進行一番神不知鬼不覺的借刀殺人清算:正好這些世家豪門都逃到襄平城裡了,借張純的刀幹掉一些,正好打土豪分田地……
可惜,劉備的認知水平還有待一次升級。
李素只好先退求其次,等劉備慢慢適應:
“是我不擇手段了,兄既然不願全面清洗,至少誅殺從賊首惡,加以篩選。記得當年兄隨朱儁討黃巾時,朱儁曾言‘今海內一統,唯黃巾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兄亦深以為然。
故而,自古平叛者,首義者賞,末降者殺,此自然之理也。今日我軍也當鳴鏑箭書,申明其中道理,明言必將重賞獻門者,而嚴懲自城破之時依然與張純並肩作戰者,這也是彰明朝廷信用,兄切勿牴觸。”
這番說辭稍微把打擊範圍縮小了一下,而且加上了當初平黃巾三傑的觀點,劉備也不好反駁,想了想之後,就半推半就地真香了。
“既如此,伯雅自行處置便是……不必請示!”劉備決定眼不見為淨。
李素得意一笑,自去準備不提。
……
此後幾日,襄平城在西門和南門附近的護城河,也被破壞得差不多了。
已經是一溝死水的護城河,本來就容易被填平數段,不用付出多大代價。
漢軍又逐次破壞了羊馬牆、吊橋,重型攻城器械終於可以直達城下。
或衝車撞門,或木驢車挖夯土破壞牆壁,或飛梯登城,雙方打得有來有回,傷亡日增,叛軍感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七月二十日當天,攻城的時候,城下的漢軍終於把一些昭告城內百姓,尤其是世家的書信,透過鳴鏑綁書的方式射了進去。
普通百姓不識字,但依然有一些輾轉落到了那些豪門大戶手中。
歷代都在襄平縣和玄菟郡做官的公孫家、遼東遼西著名大族田家,都收到了李素的“公開信”。
公孫和田這倆姓,在幽州西部也是非常常見了,分支甚多。
襄平這邊公孫家的家主名叫公孫昭,當過襄平縣令和高句驪縣長,他有個堂弟還當過西蓋馬縣長。這公孫昭跟公孫瓚沒什麼親戚關係,算是比較遠的公孫氏分支吧。
而田家在本地的家主叫田韶,跟田疇、田豫那些後世的幽州田家名臣,也有非常遠的親戚關係。
這倆人並不知道,歷史上他們雖然躲過了張舉張純之亂,得以自保,最後卻也在公孫度被董卓任命為遼東太守後、遭到公孫度的打擊殺害。
李素倒不是針對誰,他的信裡也沒指名道姓,他甚至都不知道公孫昭和田韶的名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