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曹操的離間是單發的,李素的離間是群發的,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素敲打道:“答應不答應不好說,得看到那三成財物究竟有多少了。如果數目可觀,我自然會上報使君定奪。”
“那就去看看吧。”蘇樓立刻答應。
很快,李素就叫來了劉備身邊一個保鏢親兵、至今依然只是烏桓突騎隊率的劉頓,低聲吩咐:
“一會兒我寫個查驗清單給你,到了之後,把掠奪到了多少財物規模統統記下。數量其實並不關鍵,主要是查明有沒有什麼標誌性的值錢寶物、看到了之後還要儘量不動聲色問明是在哪一戰中劫掠來的。敵人如果刁難,你就往‘談判需要先核驗清楚財物價值’上推,做好了,回來就升你做曲軍侯。”
“屬下明白!”劉頓早年不識字,這半年來因為覺得前途有望,也略略多學習了百來個生字。而且他身為烏桓族,小時候對搶劫財物這種事情也比較熟悉,去查贓算是專業對口。
劉頓就帶著二十個騎兵跟蘇樓回去了,裝模作樣拜見了烏延部的烏延大人(蘇樓沒敢說自己直接受命於張舉,也怕漢人牴觸)
烏延又背地裡偷偷請示了張舉,張舉也覺得漢軍的要求挺合理的,就讓他們清點造冊財物的大致規模、品類。
兩個時辰後,劉頓帶隊回來,一份粗略的賬冊就到了李素手上。
蘇樓還想討要回信,李素把臉一板:“如此大事,我一個別駕如何做得了主?我當然要把這份財物清單上報使君、由使君親自定奪了,你們先回去吧,五天後來討回音。”
蘇樓被李素的打官腔折騰得沒脾氣,只好先回去了。
蘇樓走後,李素立刻喊來兩個心腹文書:“來,把這份清單裡那些知名的寶物全部摘抄出來,然後想辦法去冀州散播謠言,就說張舉如今只剩……三四千騎兵殘兵,被我們堵在灅水河口北上不得。
以至於張舉已經兵窮力竭、想獻出全部在渤海掠奪到的財物買路。為了增加可信度,你們要說得有鼻子有眼一些,比如這個南皮第一大戶崔家的純金博山爐、那個先帝在河間王潛邸的三尺龍紋玉盤,凡是被搶到的著名寶物,都要指名道姓說出來。然後,就把這個謠言往河間、南皮的冀州官軍駐地散播。”
李素相信,冀州刺史賈琮也有守土之責。
渤海郡全境、以及其他郡與渤海相鄰的一些縣,被烏桓人這樣洗劫,賈琮不可能毫無反應。
如今張舉在回程上被堵了將近十天,冀州官軍的援兵肯定也已經集結過來了,只是冀州人也想儲存實力、以鄰為壑,不想當跟賊軍打消耗戰的主力,只想把賊軍趕回幽州。
所以,那些冀州援軍應該還在按兵不動觀望,只驅趕堵截而不主動廝殺。
這很符合賈琮那個老官僚的風格,誰讓劉備和李素當年在中山郡剛起家時,就是賈琮的下屬呢,他們可是親自幫賈琮跟陶謙打過甩鍋之戰的。
只不過現在劉李跟了劉虞,要站在劉虞的立場上。
李素就要給他們一個錯覺:張舉已經被攔截得很弱了,他手上卻有幾個億的戰利品……要是最終一戰不過來摘桃子,這些戰利品可就全被幽州將士拿走了。
來不來圍剿你們冀州軍自己看著辦吧。
……
短短兩三天之後,駐紮在河間的魏郡都尉潘鳳、司馬張郃,以及駐紮在南皮的清河都尉麴義,外加本來就在當地的渤海都尉、河間都尉,就分別收到了刺史賈琮的密令:
趕快進攻張舉叛軍!別磨蹭了!張舉已經是強弩之末,戰鬥力沒剩多少,錢卻有很多!
四名都尉都有些好奇情報的真實性,但他們很快從本郡大戶的被搶劫損失清單上得到了核實——
這些小道訊息太精確了!連南皮、河間最富裕的那十幾戶豪族、家中有什麼寶物被搶劫走了都知道!這肯定不是瞎編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