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自焚,夫人她不是善茬,秦兮,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輕道:“不曉得,卻猜到了大概。大約是蘇氏答應幫殿下拉攏蘇仲垣,代價便是讓二姐姐有個好歸宿。從徐惟來北燕我就曉得,這是他的目的。”
老太太眼神閃過精亮,似是瞭然,默了默,嘆息道:“我說過,有事祖母會替你做主,你何苦趟了這渾水,應家都是人精,你以為是你利用了她們,難道他們不是將計就計麼!算計人心,你還嫩了點,若是他日他們要算計你,你如何防得住?若只是應家便罷,他們後頭還有五皇子及其附庸,到時候沈家一旦插手,等於是彧哥兒與五皇子宣佈相爭相鬥。沈家,不能牽扯進皇儲之爭。”
灼華鼻音微重,淚意瑩然,卻又倔強的不肯掉下:“母親的仇若不是我親自報的,此生難安。應家要算計儘管來,我不怕。”
老太太長嘆一聲,終只是道了一句“罷了”。
“我這輩子便是栽在你這個小魔星手裡了。是,沒什麼可怕的,祖母給你撐腰,沈家不能動,崔家自是好動的。你催老太公若是不護著你,我拽了他的鬍子去!”
灼華破涕,環著老太太的腰肢貓兒似的蹭著,安穩而溫暖。
又是接連下了幾場小雨,放晴後天氣越發的寒冷,微微刮過一陣風就似刀割一般的生疼。排隊來吃粥的百姓越來越多,往往熱粥剛從府裡抬出去,還沒舀到下頭就已經冷了。
好在沈家府邸廣,門前的道路頗為寬敞,後來灼華與老太太商量一番,索性叫了嚴忠在府前搭起草棚,兩口半人高的大鍋子就在棚子裡熬粥,一日到晚不間斷,這樣熬粥的人不會冷,百姓也不會吃上冷粥了。
可到底北燕受災百姓太多,寒冬來臨後一個月的佈施下去,似顧家和鄭家這般家底厚的還能去米商那買些回來繼續佈施,有些小官吏家便開始撐不住了,畢竟人家俸祿少,經不住人海般的百姓來吃,紛紛開始掐時間的佈施。
灼華的幾個鋪子前頭也多少囤了些米,陸續也開始架棚子佈施。人都說商無好商,多是奸詐,不過此番大災除去被官府動員的大商,哪怕是隻求溫飽的小商,也紛紛湊了米糧搭棚佈施。
大寧、幽州等地的災民聽聞北燕百步一粥棚,紛紛背景而來,但是現實的情況就是北燕支撐不住再多的人了,一群官員商量了幾日之後,只能選擇定時開城門。好在大寧和幽州官府反應也極快,官員們立馬召集了商會成員,“說服”了商會米價降回十文,並開私倉佈施。好歹穩住了災民不再大規模離鄉。
李彧回京快有半月,來過一回書信,送來一個壞的幾乎不能再壞的訊息:朝廷好容易籌集到第一批糧食,誰知剛運出京城不過百里就被一夥黑衣人燒了個精光。
皇帝暴跳如雷,百官只會“陛下息怒”,然後裝死哭窮。朝廷一時間哪裡再去徵這麼多糧食,只能一日拖過一日,先由百姓自己頂著。
可北方之地原就無比寒冷,餓著肚子更難熬過去了呀!
沈楨眼看民間佈施即將支撐不住,百姓餓死凍死的人數急劇上升,大街小巷放眼去都是衣衫襤褸的災民,若再無米銀撥下來,怕是要生出亂子來。無奈之下只能接連兩道摺子上去,請求朝廷撥下賑災米糧。直到昨日才得了皇帝的批覆,可也需再等上半月,國庫餘糧幾乎見底了,原本可週邊省、府裡調動,可惜北燕接連的三省皆是自顧不暇。
一時間三省官員彷彿一夜之間,又都老了十歲不止啊!
養了十餘日,灼華的身子已經有力許多,只是老太太還是不許她出門,每日裡的晨昏定省依舊全免,去聽學更是別提了。整日裡不是看醫術就是看經書,饒是她再不喜熱鬧,每日裡安靜成這樣也是鬱悶極了,“我快要發黴長毛了。”
烺雲雖是兄長,到底也不方便日日都往後院來。算算時間,離春闈也就三個月了,盛老先生加緊了上課頻率,上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