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愛國的心與行
見過海了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章 愛國的心與行,想過平淡人生,你卻讓我匡扶天下,見過海了麼,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好聽聽,然後給點意見,最後再讓你來收尾。”
“好。”
“孫浩,繼續說說你的看法。”司馬流雲看向人群中的一名書生。
孫浩整理了一下衣襟,然後坦然的對著眾人說道:“諸位,我之所以這麼認為,完全是上次齊明兄的反辯,齊兄認為行重與於心,只有做來實際的事情,才能愛國。
我認為不然,人是有生命的,是依靠心臟的供給運作還得以生存的,若是失去心臟,人便會失去生命。
由此可見,心是驅動人行的關鍵,若是我們沒有一刻愛國的心,怎麼去做愛國的行?”
齊明在一旁思考了起來,他竟然有些想要推倒之前自己的想法了。
是啊,沒有心怎麼愛國?
諸葛敬明舉手想要說話。
“敬明有什麼想說的嗎?”司馬流雲問道。
“我想做一些補充,但是又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諸葛敬明說道。
“你說。”
“我也認為心比行重要,心若死人則萬劫不復,所以我認為兩者應該屬於相互制約的關係,若是沒有心,或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愛國是不是真的愛國。
二十年前陳浩大儒是我大景有名的儒士,但是他竟然通敵叛國,連橫北方諸國與我大景抗衡,阻攔我大景一同天下的道路。
雖然有些人對於陳浩所作之事認為是愛國,是救天下百姓免於戰火,但實則是棄我大景於不顧,我認為這就是沒有心光有行的結果。”
諸葛敬明的話,讓這些書生議論了起來,此時覺得心確實要比行重要。
畢竟陳浩就是一個例子,傳聞他是為救百姓免於戰火,但他就是被景國釘上了通敵叛國的罵名。
徐沅聽著他們的交談,偶爾與司馬流雲交談幾句,對於這種書香味極重的地方,徐沅還是挺喜歡的。
畢竟自己似乎已經許久沒再次處於這種場景了。
餘光注意到謝梓安似乎想要說些什麼,徐沅開口問道:“元嘆,你想說什麼嗎?”
謝梓安微微一頓,見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自己,謝梓安嚥了一下口水後說道:“晚輩無法評價先人所作之事,是否是壞,或者是否是好,因為他已經發生了,我們並沒有改變的結果。
陳浩大儒雖然背叛了景國,但他確實是讓天下百姓避免了被戰火所侵擾。
我的想法是,凡是都有雙面性,行,是心的表現,心,是行的基礎。兩者應該是平等的,有心則有行,有行則有心。
我們回到問題的開始,位卑未敢忘憂國,即便是我們有了幾百年歷史的大景也有許多人沒有接觸過愛國教育,難道那些人就不愛國了嗎?”
孫浩反駁道:“兩者不可能是平衡的,若是平衡,如何證明一個人愛國?就應該是在心或行上看出來,元嘆說的那些百姓愛不愛國的例子根本不存在,你難道指望一個災民去愛國?他已經吃不飽飯了,他會去愛一個國家嗎?”
“災民怎麼了?災民也是民,他只是需要國家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得到幫助,若是國家給了他一擔食一豆羹,他豈不會有為這個國家付出生命?是為悅己者死。”謝梓安說道
“可...”
“心重要!有心才有行!”
“行更重要!”
“都重要!”
這些書生們各持自己的意見,吵的不亦樂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