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溪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章 細雨溼衣看不見(上),千秋盛世錄,藍溪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月的風吹向明湖的荷葉,不少荷葉已被吹得微微發黃,而遠處的景山卻是紅楓浸染——秋天真的來了。

太后攜著綰心坐在明湖前的九瓊臺中,九瓊臺是當年承景選皇后的地方。

當時的承景一眼便在眾家人子中相中了一身素淨的綰心,並在眾人目下送了玉如意。

綰心幽幽嘆口氣,翻過一頁書,暗想當時的自己只認是天底下最幸運的人,卻不想只一年沒到,便沒了承景的恩寵。

漢帝寵阿嬌,貯之黃金屋,可卻偏偏也是漢武帝,將阿嬌幽閉在了咫尺長門處。

風從湖上吹來,輕輕拂過太后身上的輕紗,太后睜開閉神的雙眼,望著無垠的天空和無際的明湖,心中煩躁。代王的死,劉玄的案子,平陵靈渠的怠工,蘭陵的洪災和蓬萊的不安,這許多的政事如同千斤的鐘鼎向自己壓來,而每件事卻又是錯綜複雜,一不小心就會怒了這個或是怨了那個,一發牽全身。

今日太后喝完黃連安神湯後索性將奏摺一丟,跑到明湖這裡來偷得浮生。

太后暗想,怨不得承景不愛理朝政,自己有時候也會煩,只想自己為甚麼要攔下這個攤子,後又一想畢竟自己是當朝太后,也當是自己為兒子和死去的丈夫盡一份力吧。

太后苦笑,小小抿一口甜甜的桂花酒,這酒是泗水郡郡守進獻的。

九州廣袤,泗水處南,已是桂花落一地的深秋了。

太后暗自盤算,等九重城的桂花開盛了,讓冬芽也釀點來,冬芽釀桂花酒的手藝是最好的。

“看甚麼呢?”

太后又小小抿一口桂花酒,問道。

“回母后,”綰心舉起自己手中的書,向太后頷首道,“《通鑑》。”

暖暖的笑容綻放在太后的臉上,太后道,“是本好書。”

金色的陽光透過九瓊臺屋簷下的硃紅鏤花木格,斑斑點點地投影在二人身下的青石磚上,青石磚上金光閃閃的。太后的話似乎是從天邊飄來,悠悠盪盪,“你知道我為何說《通鑑》是好書麼?”

綰心對於《通鑑》已是通讀不少,又回想起皇甫師父的話,立刻回道,“《通鑑》自周威烈王三家分晉始,至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兵徵淮南止,共記述了十六朝史。九州分合,天下大勢,家國興亡,朝權更迭,皆在這十六朝之中。”

太后聽罷後滿意地點點頭,微笑道,“‘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帝王之束深藏於點點墨跡之中。綰心,你是個有大智慧的人,有你這般的人在,母后也便不怕了。”

“母后抬舉了。”綰心將書半遮自己微紅的臉,輕聲道。

太后微笑地抬頭望見眼前波光粼粼的明湖,忽而遠遠地看見冬芽帶著一個全身白服的人急急忙忙地向九瓊臺趕來。那白服的人跑了幾步又停在了離九瓊臺不遠的一棵青桐下,由冬芽拿了奏信奏報上來。

“可出了甚麼事嗎?”太后從冬芽的手中接過奏信,邊拆邊問。

她只覺那人看著不舒服,一身白服,看著不吉利。

“大事。”

冬芽只道了這兩個字,繼而就低頭不敢說了。

太后知道冬芽不會在正事上和自己玩笑,自己也不問了,只開啟信中的紙一看。

青桐樹下的人兒倚著悠悠天地而立。

看信前和看信後的太后是不同的兩個人,她多麼希望那人能來得晚一些,自己也晚看一些那信,讓自己再偷樂一番,哪怕一會會也好。

“快傳。”太后低語道。

“是。”冬芽愁雲鎖眉,頷首道。

“母后,怎麼了?”綰心發現了太后的不對勁,放下手中的書,問道。

“綰心。”太后目中噙淚,道,“你要記著,九州萬里江山,皆是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穿越遇到原版戰神

影掠浮光

綜穿之漂亮炮灰

啊嗚嗚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