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溪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千秋盛世錄,藍溪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死到臨頭還敢這樣。”李昭嗤笑道,“你也不配!我母親夢鳳棲梧生下我,世人都道我凌雲萬丈,不是你這種人能碰的!”
“我偏碰!”
修能揮起一拳直要打過去,卻被李昭手快用匕首劃傷;但李昭沒有佔到甚麼便宜,臉上被重重地打了一拳。
李昭怒氣異常,擦了臉上的血,甩開了匕首後負氣離去。
天牢裡又只有林修能一人了。
——
科普的東西有點多,底下寫不下,寫在正文了。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與左而目不瞬:出處《心術》,蘇洵。
※《通鑑》:即《資治通鑑》,統治學的書。以下幾句都出自《資治通鑑》的第一篇,講述的是“三家分晉”。歷史上認為:三家分晉這個事實存在後,周天子承認了三家分晉的合法性,這一行為導致了戰國的出現,禮樂開始崩壞。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為韓景侯、趙烈侯、魏文侯,此即“三家分晉”。
※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何謂分?何謂名?:翻譯:我(指司馬光)知道天子的職責中最重要的是維護禮教,禮教中最重要的是區分地位,區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何謂禮?何謂分?何謂名?
※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士大夫是也:翻譯:什麼是禮?就是朝廷的綱紀。什麼是區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別。什麼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三晉之列於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翻譯:“三家分晉”這件事對於其他諸侯來說,過錯不在三家,而在天子身上,(所以其他諸侯可以效仿三家分晉,事後找周天子補上手續)(這也是為什麼說三家分晉是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
※《襄王不許請隧》:出處《左傳》,寫的是晉文公幫助周襄王,襄王感激,晉文公希望能使用周天子的墓葬規格,但被襄王拒絕。這個故事和上面的三家分晉說的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天子透過禮教綱紀君臣有別來維護統治,一旦越線,就會出現禮崩樂壞的場面;三家分晉是反面教材,《襄王》是正面教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