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溪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千秋盛世錄,藍溪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效忠後如意方稍稍安心些了,可待李穆退下後如意又開始憂慮起來,維正見此不敢離去,整晚都陪著如意。
良久,如意忽然開口,試探問道,“維正,此話朕不敢同別人講,只敢和你講。”
“皇上無須顧慮。”維正道。
“朕自知難以比過樑王,若真敗了,能否……天京……”
“皇上!”維正立刻跪下,語氣卻不容置疑道,“維正只問!《通鑑》開篇是何?”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如意不知何意,拉起維正,背誦道。
“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何謂分?何謂名?”維正問道。
“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士大夫是也。”如意繼續道。
“皇上既知這話,就不能不明白!”維正厲聲道,“如今要做的,不是伐梁王,不是佔天京,是維護您的禮紀朝綱!‘三晉之列於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正是周威烈王姬午分封三諸侯,才致春秋終戰國始!皇上若不能勝過九重城裡的梁王,則齊國,百越,蓬萊三國甚至燕國都會成為您的大患!”
如意聽罷不語,維正繼續道,“左君有文,《襄王不許請隧》,‘何政令之為也?’。天子的隧禮是臣民不能覬覦的,若襄王允許晉文公用了天子的隧禮,那人人都可以做天子了。今日皇上肯與梁王二分天下,他日九州便敢重現戰國之亂。”
如意聽罷沉默良久,又道,“那皇甫先生,他日若朕真的伐梁成功,坐在九重城的龍椅上……燕國白佑不願奉旨,是不是也要懲?”
“是。”維正欣慰道,“皇上明智。皇上還得明白,此刻燕王生死不明,但無論是生是死燕王都不能反!燕國地大民多,民風兇悍,且又有百萬之軍,燕國反了我們就會腹背受敵!”
“如果這樣,”如意問道,“那先生方才又為何下令給匈人發兵器?燕國民風兇悍,匈人民風豈不是更兇悍?!”
“我們給匈人的良弓利箭,是燕王不願給他們的。匈人判降數量之大實在令燕王不得不防,燕王刻意重其心而非其力與其氣,就是這個道理。久壓神疲的匈人若是遇見了能知人善任的主必然願傾力相附,而您,就是這樣的人。不能與則不能取,吝於名則失於實。”維正頷首道。
如意聽罷點頭,忽而又想起甚麼,回身拿出了一個小印,向維正道,“先生該知道這個。”
“同道之印。”維正欣喜地認出道。
這是很早以前興帝賜給皇太孫承景的師父的,那師父正是皇甫維正的爺爺。皇甫老師父為了讓承景好好唸書,便尊在了璇璣閣,不知道怎麼竟然到了如意的手中。
“是菀青帝姬留下的,青葙告訴了朕這印的來歷。”如意道,“先有父皇賜此印給皇甫老師父,意為君臣同道,後有桓祖賜印與菀青帝姬,今朕效仿明君,賜此印與你,我與你,君臣亦同道!”
“臣謝皇上!”維正立刻接下,頷首道。
屋裡的更漏落下一截,半個時辰又過去了。
——
白佑在帳子裡來回踱步,此刻林修能倒戈的訊息已經傳遍了燕軍,白佑不得不當眾斬殺了三個傳謠言的人,此刻全軍靜默。
林修能不會叛變,他知道。
古來叛將變節皆為祿利名節,林修能是燕王,整個燕國都是他的,他犯不著易主伏臣,更別說念理在如意手上。但這不意味著白佑會奉如意的令,他是燕臣,只侍燕君,只奉燕令。
白佑比起這個,他更擔心的是林修能的安危:林修能戰敗不假,但是他是死是活?
修能死的訊息確實是一劑猛料,足以亂了燕軍和中央軍的軍心;但是若是瞞下了修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