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溪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章 不同桃李混芳塵,千秋盛世錄,藍溪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軍發現,不費吹灰地拿下,帶來的燕軍也是死傷大半。
李昭心中一沉,答案此刻已經昭然若揭了。
是啊,早該想到啊,不然梁國為甚麼會有本該送往燕國的米糧和厚實的冬衣?
“父王,桓祖曾下旨過,梁王鎮天京,暫持大局…如今北方已定,皇上已經收復秦國意欲南下……父王,我們回梁國吧。”李昭潸然跪泣道。
梁王聽聞心中一動,卻默默不語,半晌,方道,“你既然知道我抓了林修能了,父王也便不再瞞你了。昭兒,你是我獨子,又從小是興帝教養長大的,我一直認為興帝給予了你厚望,特別是當年太子戰死百越後…卻不想,興帝還是選了李承景那個草包。但是,皇爺爺不給你的,父王給你。”
“父王,這是謀反。”李昭道,“大周宗法,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那李如意是怎麼站上去的?”梁王冷笑道,“今天若是桓祖擁兵在天京城外,我便立刻出城跪拜接駕!可惜,只是李如意,他母親幹過甚麼你不會不記得了吧?當年你我被召進京是因為誰駕崩了?!延興?!延誰的興?!父皇被那妖妃害死,他好意思叫延興?!真不怕大周的列祖列宗向他索命?!”
“母后懷我時夢到鳳凰棲落梧桐,都說‘鳳凰不落無寶之地’,所以父王和皇爺爺才會給予我厚望…皇爺爺更是把我養在宮中,親自教養,此等恩殊,兒臣不敢忘!”李昭拜泣道,“正是因為皇爺爺的教養,兒臣自幼立志忠君愛國,從來沒有甚麼非分之想!兒臣是跪在忠魂殿裡頭長大的!”
忠魂殿是梁王宮西北角的一座宮殿,歷史比梁王宮的年歲還要長,裡頭供著的都是當年反抗西夏的先人。小時候每當李昭淘氣,梁王后都會讓李昭在忠魂殿裡頭跪一夜。
“你母親,也對你寄予厚望。”梁王道,“你母親臨死前,我答應過她,絕不埋沒你的凌雲。”
“皇爺爺曾誇過我,‘少年凌雲萬丈才’。但是,”李昭抬頭道,“父王,‘凌雲萬丈才’就是做皇帝嗎?”
“難道不是嗎?”梁王譏笑道,“做了皇帝才能統御九州,為人所不能為之事。”
“做一個忠良的賢臣照例可以效力九州,”李昭道,“此刻天下已經大定,若繼續惹出紛爭,只怕禍及李氏大周!”
“少拿祖宗來壓我,”梁王憤懣道,“這個皇帝你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
瘋了,父王瘋了。
一切都錯了。
李昭只覺腳下一軟,天傾地陷,又見自己勸說不過,父親又拂袖而去,只得沉悶起身,一個人走在空曠的九重城裡。
他的童年是在九重城度過的,對於九重城,他並不陌生。他清楚地知道哪條路可以通向東宮;哪間屋子的簷廊下掛滿了宮鈴;景山哪處流著可以釀酒的清冽;明湖哪畔的荷花底下生長著最肥嫩的蓮藕。
李昭昏昏沉沉的,一路向前方走去,走累了方覺自己竟然到了壽皇殿。殿外被百越人砍殺的痕跡還沒來得及清理,殿內雖點著燭火,卻是暗沉沉的,李昭推開門抬腳便進去了,殿外的梁軍見是李昭不敢阻止,悄悄派了人去稟了梁王。
滿殿的先祖繡像已經不見蹤影,只有殿中央的神臺因為過於笨重而被百越丟棄,一同被看不上的還有神臺上的牌位。神臺上供了香果和金銀稞子,一旁掛了一張畫像——是興帝的畫像。
顯然這是梁王下令掛的。
“皇爺爺,你告訴我,要怎麼做?”李昭跪在爺爺的畫像前,彷彿自己回到了小時候,自己跪在忠魂殿裡。
“世子。”
“誰在那裡?”李昭回頭應道,聲音似有若無,又有幾分熟悉。
“是我。”
韓世忠的臉出現在陰影裡,李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