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溪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5章 萬古雲霄一羽毛(上),千秋盛世錄,藍溪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青葙,背馬。”書顏見念理不排斥修能,便道,“讓我在院子裡練一會兒。”
“是。”青葙頷首道。
——
秦國變天了。
連帶著官道上的茶水鋪也感知到了。
雖說齊兵吃完茶水也會付錢,甚至比先前得更大方,但道上的人少了,老夫妻兩個也是暗暗心驚。
“都說大小姐沒了,是北邊那個殺的。”
老夫妻的小兒子成日無所事事,瞎打聽道。
“去!”老婦啐一口,道,“別混說!”
老婦人閒了下來將包袱開啟,將裡頭的衣服一件件疊好又包起來,如此反覆,一天要疊包好幾次。這是給女兒的,但是已經沒有敢同她送東西了。
鋪子裡來了幾個風塵僕僕的過客,老大爺趕忙上去招呼,這樣的客人真不常見,既沒旗子也無貨物。
但是哪裡管得了那麼多呢?
道上人少,能掙一點生意便是一點了。
——
如意在燕王宮的屋子緣是燕王李思慎的,周圍的配殿住了冬茉和雀鳥司的人,似眾星拱月一般圍著如意。
這日如意正在正殿批摺子,維正一身白衣,站在一旁,雙手捧著一張長宣紙,上頭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正體小楷,緣是一篇《大學》。
“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此為三綱。”如意放下硃筆,將昨晚一夜的成果背誦出來道,“又有八目,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此為內修;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為外治。”維正滿意道,“孟子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皇上潛龍,需潔身自好,重在修身;皇上登基,得志顯達,便要以天下為重。”
維正放下宣紙,取下筆架上的狼毫,起筆蘸墨寫道,“皇上年輕,不曾去過九重城的璇璣閣,那裡有一副書法,是聖祖登基後親筆寫的。”
如意肅然恭敬起身,念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正是,”維正收筆道,“張載的《橫渠語錄》。這是聖祖為他的太子,也就是孝高帝寫的,此後便鐫刻了起來,掛在了璇璣閣,要求子孫日日都能見到。”
如意捧過維正的筆記,嘴中喃喃,心裡默記。
忽而維正又道,“但是,儒學雖垂世立教,皇上卻萬萬不可只念儒學。”
如意聽罷不解,問道,“若儒學是正道,人人都念它;只我讀了旁的,先生不怕我誤入歧途?何況,朕又是皇上。”
如意頷首道,“正因為您是皇上,才要讀其他的,才能知天下萬世萬物。您若是隻念儒學,才該擔心您誤入歧途。你方才說了,格物致知。”
“請先生明示。”
“儒學文弱,一句‘危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便可笑之。”
如意聽罷似懂非懂,苦苦思索,道,“那,還有甚麼要看的嗎?”
“那可多了。”維正微微一笑,道,“不說遠的,只說近的:田土賦稅,鹽鐵徭役。皇室宗親,各級官吏,所佔天下多少田,所納賦稅徭役如何,百姓所佔天下多少田,賦稅徭役又如何。一州分幾郡,一郡分幾城,一城分幾縣,一縣的在籍百姓,入冊田畝是多少;其中男丁多少人,婦孺多少人,百姓多少是軍戶,多少是田戶;田戶的地裡頭桑田和良田又各是多少。”
如意的腦袋被說得嗡嗡的,來不及多加思考,只聽如意繼續道,“這是農桑,再說人事。比如燕國,燕國地北,又毗鄰匈人,故燕地受匈風影響甚重,與九州腹地人風不同。”
“所以要燕人治燕。”如意終於有了一句可以插嘴的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