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溪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8章 野曠天清無戰聲,千秋盛世錄,藍溪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元節不宵禁。

秦國南桑城。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

七月十五,中元鬼節。

自從天京陷落,齊王假意做客暗害臨江父子後,秦國已成了一盤散沙,有曲意逢迎歸順齊王的,也有厲兵秣馬投靠鹿元也的,更有憑著孤立地勢偏安一角的。

南桑城便是這樣的城。

因城主不投靠不依附,又因著城池偏僻,不佔顯道,故南桑城在這幾年的亂世中不曾受過傷,百姓雖貧,但較於稍稍不慎便會沒命的亂世,安作太平犬足矣。

但南桑城畢竟是一座城,城中人多地少,時間長了危機漸漸顯露,城主識得時務立刻上報如意獻禮獻忠。所以南桑城成了如意南下第一座歸順的城,這大大增加了如意一統江山的信心。

雖然收復秦國作為如意和書顏力排眾議做出的第一步,但秦國多水,而燕軍善陸戰,更別提有多少水船了。

南桑城是九州的城,同九州大部分城一樣有宵禁,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是一年一度的大節,如意為顯愛民,只得遵循舊例:取消宵禁一晚。

夜黑黢黢的,沒有星子,只有水上的燈映著穹穹寰宇;火光鋪河,似要將南桑城燃燒一般。

蕭順走在沿河的街上,二十步遇見一隊巡邏燕兵,又二十步經過一個哨亭。

河邊的女子個個盛裝,錦服綢裙做衣,娥兒雪柳飾頭,三個並五個圍著點花燈。

九州的女孩愛放花燈,但中元節的花燈不同於元宵清巧的花燈,不是祈福,確是為亡故的人託生的。

民間傳聞亡魂會聚集沉淪在幽冥地獄,而中元放燈指在為亡魂託生,被喚作河燈渡孤。雖說南桑城沒有捲入戰亂,但缺了上主的庇護,平日的流兵強寇比以往多了幾十倍,有時是城中作亂,有時是出城剿匪,城中又有親眷是從其他戰亂地或傷或賣地逃來的——若是不度孤,只怕是要被生生世世被困在了地獄。

祈福花燈形態各異,花鳥魚蟲都有,可這託生渡孤的燈都是形態一色的蓮花燈,浮在水上猶如真蓮開在河中一般,花瓣隱隱綽綽地遮掩著孤燭,明明滅滅地,順水東去。

街上的巡邏兵都是曾經的燕軍,警覺性極高,不斷監視著街上的人,更是不斷盤問路人,只有唧唧喳喳的女子稍稍能讓他們放下些戒心。

蕭順沿著河岸,他也在監視街上的眾人;畢竟南桑城新得,難保裡面沒有藏著細作或對如意不滿的人。

他腳步輕盈地順著蓮花燈向東,又踱過一座橋,站在青石橋上遠眺,只覺得河中蓮花朵朵,煞是好看。

他不經想起了從前。

從前的日子,也是這樣美好,沒有徵伐決斷。

細風微拂,他又向前走了幾步,卻突然低下了頭,覺察出了些許不對勁。

漆黑的夜,腳下的黑水,浮動的蓮花,攢聚的人頭,和遠處朦朧的燈火。

一切又很合理。

只是......

湖中心那幾朵蓮花火光極亮,順水東流又流得極慢,一旁的清河人正划著槳過去。

“他們在作甚麼?”

蕭順攔住一隊巡邏的燕兵,指著湖中心的船和人,問道,“他們在作甚麼?”

“清河燈。蠟燭燒完了就清。”

這燕兵許是見著女孩子了,竟有些懈怠,又有些笑意盈盈,說道,“他們......”

可卻還沒等那燕兵說完,河裡的花燈便爆出了一個火花,瞬間燒起了宣紙糊的蓮花瓣,河上竟燒了一朵荷花燈。

平常荷花燈燭火滅了也便罷了,只等著清河人清了殘燈就好,也時常會有燒了花燈了,但像這樣爆出火花的卻是頭一回見。

眾人聞聲圍堵過來,清河人卻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穿越遇到原版戰神

影掠浮光

綜穿之漂亮炮灰

啊嗚嗚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