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溪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千秋盛世錄,藍溪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天一夜的奔襲,修能已經累了,他看看身後的燕軍,眾人已經下馬,然後隱藏在了夜色暗草中。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修能累了一路,無心道出一句。

夜風追過暗草,翻起一陣陣漣漪,偶爾幾聲馬嘶,立刻被一旁的燕軍給按下了。

如今的修能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不識幾個字的小孩了。每日的習字修書讓他困苦不已,索性他的陪讀多,上到何摘星,下到從燕京來的小孩,這般的壓力學得也快,沒多久便懂些舊典兵法了,還時不時地能同書顏攀論幾句。

遠處的西樓城還點著夜燈,城門也是開了一個口子,重兵把守,偶爾有進出的行人被攔下細細盤問。

修能抬頭看看頭頂的夜幕,仔細辨認著星宿,此時已過寅時,城裡卻還有人沒有睡。

是牆上的匈人軍。

他們當然不能睡,他們是守夜防範的人,守的是西樓的安全,防範的是此刻躲在城外長草中的林修能。

但他們還在玩鬧著,正拍著羯鼓。

兩天後就是匈人的節日曆年大節。

羯鼓是匈人特有的樂器,卻也是修能熟悉。燕軍的軍中素來不乏收繳的敗軍羯鼓,軍中的壯士更是會在酒醉後比拼各自的造詣。

九州曾三次在軍中禁奏羯鼓,但三次統統失敗了。在那之後羯鼓不僅成了軍中的風流,更是傳入了民間,最後竟然連燕國的都城燕京的集市中也有了羯鼓藝人。

在修能長達十七年的軍旅生涯中,羯鼓的樂聲一直是不會斷的,那聲音來自匈人的城池裡,也迴盪在自己的軍中,拍奏的可能是匈人,也有可能是九州人。

帶了一絲缺口的皎月在西樓城的身後漸漸隱匿進烏雲中,夜幕涼水,休息夠了的修能在弓上搭起了一支箭。

泛著月華的箭頭慢慢上移,最後直直地瞄準了城牆上望樓護旗的匈人。修能深吸一氣,他暗暗告訴自己,這場攻城戰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這不僅僅是為了書顏,更是為了自己,為了前燕,和自己的兒子——他也將是未來的燕王。

自己早已不是一個人了,曾經的自己是,曾經的自己是孤兒。但他到了軍營後,他成了林修能,他就有了妹妹,當他長大後,他有了父親,有了哥哥,再後來,他有了妻子,不久後他將有兒子,他將成為一位父親。他的血脈將和他的榮辱一起,坐上燕王的位子,流傳萬世。

修能的箭頭隨著城牆上的羯鼓聲一起跳著拍子,忽而一聲重響,利箭離弓,羯鼓音絕。

一聲尖叫劃了剩餘的夜,接著是一聲沉悶的墜樓之音。

護鐘的那匈人反應倒快,立刻拉繩準備撞響望樓的鐘,但修能身後的孝城早已瞄準瞭望樓上的鐘身,發箭將拉鐘的匈人給射了下來。

孝城是新手,苦練半年,終於有了陪修能上場的資格。

清冷的夜中月下,一場廝殺又要開始了。

這次是突襲,匈人沒甚麼防備,酒足飯飽後竟然還玩起了羯鼓,看來探子打探得不錯,獻恭也說得沒錯,在匈人的歷年大節前偷襲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法子。

攻城戰沒有持續太久,當黎明的血色驅散了東天的紫霧,修能站在望樓上,用閃著天光的銀剪戟砍下了匈人的旌旗。

他的背後,是燃燒的西樓城。

當勝利的號角吹響在孤城上空的時候,城中的百姓結束了一夜的混亂,倖存下來的人也成了大周的俘虜。

旌旗已折,西樓易主。

死人身上剝下的戰甲仍然散發著血腥氣,修能接過一桶水,從頭到腳澆灌了下來,他洗刷去了戰甲裡的死亡,同時驅散了一夜的疲憊。

在接近正午時分的時候,烽火漸漸熄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穿越遇到原版戰神

影掠浮光

綜穿之漂亮炮灰

啊嗚嗚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