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節,妙手千金,欣欣向榮,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這話聽著像是奉承,可句句透著諷刺挖苦,棠梨卻道:“從古至今醫道一門廣博浩瀚,我輩便再勤奮研習也是學海無涯,醫書上的奇方千千萬,哪個方子不是醫道前輩先賢的奇思妙想而來。”
賈太醫:“葉神醫年紀不大,志向卻不小,都敢跟醫道先賢比肩了。”
棠梨:“比肩不敢當,若棠梨的奇思妙想能解百姓瘟疫之苦 ,方不虧醫者本心。”說著提了提手裡的陶罐子:“只是這藥終究欠些火候,到底能不能治病,棠梨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但事急從權,如今這些危重病人,若再不值,怕保不住命了,也只能先試試。”
那賈太醫不禁道:“鬧半天你沒把握啊,我還真當你找到什麼治病的良方了呢。”
棠梨:“雖無十足的把握,但我肯定這陶罐子裡是目前治療瘟疫最有效的。”
旁的太醫也紛紛道:“這丫頭還真是敢說大話,就憑一罐子醃芥菜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施太醫卻道:“葉大夫手中之物莫不是醃芥滷。”
棠梨點頭:“前輩知道?”
施太醫:“古醫書上曾有記載,古時有一寺,寺中有一治百病之靈藥,是僧人用大缸放青芥菜,日曬夜露,使的芥菜黴變,生出三四寸長的青色黴毛,再將缸密封埋入地下,數年之後取出,黴毛已然化為水,名曰醃芥滷,取出入藥可治百病,只是古書上記載,卻未見人用過此方。”
棠梨道:“老前輩當真見識廣博。”這段記載棠梨也看過,也未用過此方,皆因前世早已經有提純的青黴素,誰又會用這樣的土法子來治消炎藥。
但棠梨當初看到這段記載的時候,仍然對老祖宗的智慧讚歎不已,青黴素在現代的確算不得什麼稀罕東西,可在古代絕對是一向偉大的發明,比西方早了好幾百年,只是並未沿用下來罷了。
我國很多寶貴的知識都是如此,不等普及燦爛便湮滅在了歷史長河中,青黴素只是其中的滄海一粟罷了,想起來都心疼。
這也是棠梨快下船的時候才想起來的,當初在安州鼓搗這些的時候,便宜娘真當她是醃鹹菜呢,畢竟她平日也喜歡做些吃食,例如槐花餅,榆錢糕什麼的,所以醃兩缸鹹菜,爹孃也沒覺得奇怪 ,不過後來她要一併搬去嶽州的時候,便宜娘倒是有些意見,說兩缸鹹菜罷了,丟了也就是了,還大老遠的運到嶽州去做什麼 。
可棠梨執意要搬,便宜娘也沒轍,嘮叨幾句作罷。
現在想來,得虧運過來了,不然這次還真不好辦,棠梨很清楚猩紅熱這種病,雖是孩童易發,但傳染性極強,一旦治療不利,致死率也高,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消炎,在現代一針青黴素下去就行了,可這裡是古代,哪來的青黴素,好在她前些年在安州閒的無事鼓搗了兩缸醃芥滷,如今正好派上用場。
本來宋良成等人也覺荒唐,畢竟鹹菜能治瘟疫,聽起來都不可信,但施老太醫說了這麼一番話,等於替棠梨背書了,原來這醃鹹菜真是治病的靈藥,古書上既然有記載,自然假不了。
宋良成忙道:“那這鹹菜,不,這藥怎麼個用法?”
棠梨:“這個也簡單,每日取十勺溫湯燉熱飲之即可。”
宋良成:“快 ,速速照著葉大夫所言之法用藥。”
第199章 被調戲了
雖有施老頭背書, 宋良成仍有些半信半疑,畢竟這鹹菜治病聞所未聞,更何況是瘟疫, 那些還都是危重的病人,說白了,這些病人之所以都移到一處,就是為了好控制,一旦找不到治療的良方, 殞命之後也好儘快處理 , 以免傳播蔓延,畢竟這是瘟疫,不是尋常病症。
因此,他並未回府,而是留在了隔離區內等候訊息, 再有,棠梨也沒走, 她正給那些病患施針,以行藥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