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節,妙手千金,欣欣向榮,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便開始計量安排了,有道是人食五穀雜糧哪有不病的,尤其這位勁節先生有了年紀,這病就更不稀奇了。
想必葉大人早就遣人暗中盯著,要不然怎會如此巧,勁節先生這一病就讓自己趕上了。
不過葉大人如此算計也是為了竹山縣的百姓,且若能請出勁節先生出山,對爹爹這個即將上任的竹山縣知縣也大有好處。
想到此,棠梨便道:“如此,棠梨明兒一早便去竹山縣。”
待棠梨告辭出去,王氏才道:“ 你這話說的不明不白,棠丫頭能聽明白嗎?她可沒說去給那位先生瞧病。”
葉大人:“只怕可著大梁也找不出比這丫頭更聰明的了,可惜之鴻已定了親事,不然……”
葉大人話未說完就被王氏打斷:“老爺可真是糊塗了,慢說之鴻跟青嵐是自小定下的親事,便沒這樁親事,棠丫頭祖上跟咱們家聯過宗,雖遠也是一個姓兒,哪能成婚呢。”
葉大人點頭:“倒真是我糊塗,忘了這個。”
王氏:“我看老爺是看醫書看的,盼著家裡頭有個神醫呢,是也不是?”
葉全豐:“這歧黃之術當真有意思的緊,若非為官,我倒想做一個懸壺濟世的大夫。”說著頗有些遺憾的嘆了口氣。
王氏柔聲道:“妾身記得《國語·晉語八》中文子曰:‘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固醫官也,可見這醫國比醫人要難的多,以妾身愚見,若能為醫國的上醫,惠及萬千百姓,不是比懸壺濟世更有意義嗎。”
葉全豐略沉吟半晌,笑道:“夫人所言甚是,倒是我糊塗了,從此丟開醫書,去醫萬民方是正道。”
王氏暗鬆了一口氣,這幾年丈夫看醫書看的都快入迷了,自己還真怕他哪天想不開非要去當大夫了,那這麼一大家子人該仰賴何人。
不提王氏慧語勸說丈夫,再說棠梨,轉天一早便啟程往竹山縣去了,道兒遠自不能再騎毛驢,套了馬車,梅婆婆趕車,棠梨坐在旁邊欣賞沿途的風景。
出了嶽州城,風景越發綺麗,遠山隱在碧波間,水汽蒸騰,波光嫋嫋,如一幅長卷的水墨畫在棠梨眼前緩緩展開,意境高遠美不勝收。
只可惜沿途的百姓卻並無和樂之態,雖不至於衣不蔽體,卻都帶著困窘絕望,對周圍的美景視而不見,這也怨不得他們,連最基本的溫飽生計都不能維繫,哪裡還有閒心欣賞什麼風景。
進了竹山縣,尋人掃聽勁節先生,那人奇怪的打量了棠梨兩眼,彷彿棠梨不知勁節先生住哪兒,很奇怪似的,往山上一指道:“先生這些年一直在上頭的老君觀裡修行呢。”
棠梨愕然,這位勁節先生竟是個老道嗎?
第44章 絕非死症
沿著山道拾階而上, 不大會兒便瞧見隱在青松翠柏中的一方古剎, 也不知多少年了,觀前的石階已磨的圓潤光滑, 透出一種玉質的細膩, 映著爬滿牆的蒼苔, 有種難以言喻的滄桑厚重。
站在石階上棠梨抬頭,上面有塊古舊的匾額,年代久遠風雨侵蝕, 匾額上的字已褪的幾乎看不清,需仔細辨認才能認出是老君觀三個字。
兩扇門半掩著,從門縫裡看進去, 頗有些冷清, 不像那些香火鼎盛的寺廟道觀,可從剛問路那人的反應看,這位勁節先生應是竹山縣一位人盡皆知的人物,他的修行之所怎會如此冷清?
正納悶呢, 門從裡頭開了,出來一個眉目清秀十二三的小道士,看見棠梨幾個揖了個禮道:“施主若是來求藥的, 還請改日再來,我家師傅如今病著, 看不得診。”
棠梨更為訝異, 葉大人說這勁節先生有聖賢之風救世之才, 到了這竹山縣才知竟是個出家人, 如今這小道士卻又說他家師傅看不得診,既能看診必是大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