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報名備考,我要做閣老,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詢徐氏子弟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禮房書吏,而是他手下的貼書。
問題嘛無外乎是家世背景、身高體貌云云。
畢竟科舉是為了替朝廷選拔人才的,要做官自然不能只考察品學,外貌也是很重要的一項。
不然一方父母官卻是個矮矬胖,即便穿著官袍也實在是沒有什麼威儀可言。
向徐言問詢的書吏年歲約莫二十,態度還算不錯,一連問了幾個問題便將徐言的容貌特徵記錄下來貼在一塊木製考牌上交給了徐言。
徐言謝過那貼書後翻看了一番那考牌,心道這就是大明朝的准考證了。
有了這考牌便算是完成了縣試前的報名手續,可以正式參加縣試了。
縣試的開考時間是三日之後,算來已是八月下旬。
雖然比正常的開試時間晚了許多,但因為鬧倭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考生也都理解。
況且今年是大比之年,再想考鄉試已是兩年之後的事情了。即便這次縣試晚上一些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報完名後徐言自然不打算在縣衙久留,正打算拿著考牌離開,誰料卻被身旁的一名徐氏族人喊住。
這人徐言是記得的,算輩分他應該是徐言的族兄,名徐椯。
徐椯雖然年逾三十卻一直沒有考中秀才,至今仍然是個童生的身份。
“族兄喚我何事?”
“某沒記錯的話,秋哥這是第一次赴試吧?家父託我給你帶句話:榜入金門去,名從玉案來。秋哥你一定用心考,咱徐家能否出秀才就靠你了。”
徐言聞聽此言不禁面色一紅。這老徐家也太點背了吧,這麼大家族竟然連一個秀才都沒出過?
怪不得自己老爹得知他要潛心求學後那眼睛都直放光。
“族兄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徐言因為一首抗倭詩在定海縣小有名氣,令久久科場不得志的徐氏一族又燃起了希望。
看來這場縣試已經不是徐言一家的事情了。
......
......
大明的科舉分為六級,縣、府、院、鄉、會、殿。
只有透過縣試、府試、院試的考生才能獲得秀才功名,否則只能稱為童生。擁有秀才功名的讀書人才有資格參加縣學、府學的額外選拔考試,透過的人能夠參加鄉試。鄉試若是得中便是舉人,可以參加來年的京師會試。會試得中稱為貢士,貢士再進行殿試確定最終的名次。
也就是說徐言現在要參加的只是最為基礎的入門試。
饒是如此,徐府上下也都跟著緊張了起來,一切以徐言備考為優先。
徐陳氏甚至特地囑咐廚房給徐言備下夜宵,讓他夜裡讀書累了加加餐。
這下徐小郎君有些哭笑不得。
老孃啊老孃,您這是有些用力過猛了吧?
這明明是我去考試,怎麼感覺您比我還緊張呢?
再者說了,考前不是應該放鬆為主嗎?
不過聯想到族叔的那句話,徐言也就能夠理解了。
老徐家這麼多年沒出過一個秀才了,徐言是最年輕的一個,自然成為了“全村的希望”。
徐言除了安慰自己化壓力為動力似乎也沒有什麼辦法。
老實說在趕赴杭州,陰差陽錯的拜入緒山先生門下之前,徐言對這次縣試也沒有太大的把握。
但經過這一個月的特訓,徐言確實能夠體會到自己八股文水平的進步。
這樣的水準考舉人恐怕很難,但應付縣試應該是足夠了。
縣試一般考四到五場,具體數目由知縣來定。
第一場為正場,第二場為初復,第三場為再復,第四、第五場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