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作別過往,我要做閣老,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渭被帶至房間,環視四周,只見床、幾、桌、椅、屏帷、筆硯、琴、書應有盡有,博古架上擺滿了各式古董時玩,牆上掛了不少法書名繪,心中暗暗稱讚徐公子果然是個雅人。
這屋內的景象一時勾起了徐渭的回憶。
他的父親徐鏓曾任四川夔州府同知,故而徐渭也算是出身官宦世家。
可惜在他百日左右父親便去世了,從此徐家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在徐渭的印象中,他的繼母、長兄隔三差五就會變賣家中器物。一開始是金石書畫,之後便是漆器、屏風、水火爐、小鼎壺、投壺、香爐。再之後便是一些諸如花衣架、茶架、銅面盆、燭臺、腳桶之類的雜項家火。
這便也罷了,最讓徐渭不能接受的是他們竟然連父親留下的案頭清供也不放過。
父親生平最愛的福建“大四連”竹紙、冠絕天下的吳興兔毫、徽州出的玄香太守墨、肇慶府產的端州硯、花梨木製三格文具匣、紫檀木硯匣、瑪瑙山形筆格、方玉筆屏、雙蓮房白玉水注、四卷荷葉筆洗、玉蟾鎮紙、烏木壓尺......
看到父親收藏一生的摯愛之物一件件被賣掉,徐渭的心在滴血。
古人曾有言:筆硯精良,人生一樂。文房器具,非玩物也。
他們賣什麼都可以,惟獨不應該賣文房器具。
至此,徐渭對這個殘破的家庭已經沒有多少感情了。
繼母過世後他更是與兄長貌合神離。寄人籬下的感覺很不好受,惟獨能夠讓他留下來的就是妻子潘氏,可惜妻子不久前也病逝了。
這才是真正讓徐渭下定決心離開紹興的原因,至於來到寧波投奔徐言則純粹是機緣巧合了。
若不是遇到陳茂禮,他原本打算去南直隸太倉做個教書先生,教書育人了此殘生。
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
徐渭擦了擦溼潤的眼角,悵然嘆道:“兩逢佳節獨登樓,一醉樽前擬並酬。昨日黃華今更好,此宵明月勝中秋。”
從即日起他便與之前的徐渭作別了。
......
......
一夜無話。
翌日一早,徐渭便早早起床梳洗。
他剛剛放下面盆便聽到有人在敲門,連忙幾步上前去開門。
啟開屋門,卻見徐言站在外面,徐渭抖了抖袖子拱手禮道:“公子早。”
徐言笑著點了點頭:“文長兄起得也挺早嘛。”
徐言打量了一番,發現徐渭已經換上了他昨天叫人送去的嶄新月白色湖州道袍,心裡暗暗道:果然是人靠衣裝馬靠鞍,換了一身衣服立馬就精神了許多。
“文長兄還沒吃早點吧?咱們一起去吃點。”
徐渭本想婉拒,可肚子此時不爭氣的咕嚕嚕響了起來,便苦笑道:“如此,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徐府的廚子是徐懷遠重金從杭州請來的,比定海縣所有大酒樓的掌勺主廚廚藝還要精湛,天南海北山珍海味無所不會。
徐渭坐定之後,看著端上來的一盤盤珍饈美味直是驚訝不已。
福建紅腐乳、蘇州山楂糕、南京蟹黃包、杭州花下藕、台州的江瑤柱......
但最讓徐渭羨慕的便是山陰的獨山菱。
他記得小時候他還偶爾能吃到這東西,但繼母過世後便是再沒吃過了。
徐言當然注意到了這點。
事實上這道菜是他特地命廚房準備的。
徐渭是山陰人,如今背井離鄉,自然希望能夠吃到家鄉美味。
徐言淡淡一笑,悠然吟道:
“鏡水多菱角,獨山迥不同。花擎八月雪,殻卸一江楓。萍實甘芳並,蓮房氣味通。風簷留半月,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