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口誅筆伐,我要做閣老,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厭的行為,之後便作了此詩。”
徐言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說道。
實際上,這首詩當然不是沈明臣所作,而是元代一首小令,作者是誰已經不可考。
也正是因為作者無名,故而雖然其一度流傳於民間但一直沒有正式的書面記載。
其第一次見於典籍是在李開先的《一笑散》中。李開先是嘉靖年間人,中進士後一直在朝做官,直到嘉靖二十年才罷官歸鄉。
之後他接連寫了不少戲曲,如嘉靖二十六年作的《寶劍記》。
但《一笑散》這部散曲集卻是其晚年從各處蒐集整理而來的,那已經是嘉靖末期的事了。
《一笑散》的蒐集整理過程很複雜,可謂耗盡了李開先的心血。
也正是自《一笑散》問世後,許多塵封多年的元代散曲小令才得以為世人所知。
但徐言卻不用等,因為他有先天優勢。
“這首詩...好生銳利。”
沈明臣嚥了一口吐沫。
“嘉則以筆為刀,直斥週記書坊上下無恥行徑,真是令為師欣慰。”
徐言根本不給沈明臣反應的時間,侃侃而談道:“昨夜,你高呼恨不得替為師發聲,恨不能替為師出氣。如今機會卻是來了...只需要將此詩抄錄在紙上,在杭州城大街小巷散播出去,便可以引起群情激奮。”
“呃...”
沈明臣總覺得哪裡不對,可是卻又說不上來。
“怎麼,嘉則不願?”
徐言作失望狀。
沈明臣連忙道:“恩師誤會了,學生怎會不願呢?若非與恩師對詩,學生也作不出如此犀利的詞句。學生...學生願意替恩師做任何事...”
“如此甚好。”徐言點了點頭道:“抄錄的事我會找人幫你去做,只需在最末加蓋上你的私人小印。”
沈明臣恭敬道:“但憑恩師吩咐。”
徐言補充道:“別忘了用陸子岡雕刻的那款。”
沈明臣:“...”
“最後需要嘉則親自去一趟週記書坊,在店鋪外當場吟出此詩。鼎鼎有名的寧波詩人沈明臣作詩怒斥奸商惡行...嘖嘖,為師已經迫不及待想看看杭州城的百姓作何反應了。”
徐言面上露出一抹喜意。
“哦對了,你可別忘了拜師時承諾的三件事。”
徐言突然想起些什麼,悠悠道:“出門在外,可不要透露你我的師生關係啊。”
沈明臣連忙道:“恩師放心,學生明白,這詩是我作的,與恩師無關。”
徐言欣慰的點了點頭:“孺子可教也。”
跟聰明人對話就是這麼輕鬆簡單。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