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四章 鄢懋卿的算盤,我要做閣老,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鄢懋卿覺得幕賓的建議還是很可行的。
只是需要找一個合適的時機。
畢竟不能那麼明目張膽的塞錢,需要一些鋪墊。
加收賦稅算是鄢懋卿點的第一把火。
這第二把火嘛鄢懋卿決定放在文教領域。
自古文教便是最容易出政績的部分,相較於收取賦稅,興文教非但不會得罪人,反而會贏得一個好名聲。
浙江乃是文教大省。
便是黃口小兒都會吟幾句詩詞。
至於各村自辦的社學則是起到了啟蒙的作用。
當然社學最多就是教教孩童認字,畢竟靠誦讀三字經,百家姓是不可能考科舉的。
要想考科舉,必須參加專業的官辦或者私辦學校。
官學嘛就是縣、州、府學。
私學嘛就是各處興辦的書院。
鄢懋卿既可以整修官學,也可以出資興辦一處書院。
經過一番權衡後鄢懋卿決定採用後者。
官學畢竟是官方性質的學校,有許多條條框框在。
鄢懋卿很難施加個人影響。
而且分寸的拿捏也很難。
稍有不慎便容易惹麻煩上身,落得個沽名釣譽的下場。
私學嘛就不一樣了。不論從招生範圍還是授課形式上看都沒有那麼多的限制。鄢懋卿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一省巡撫大興文教,辦書院為國舉才,傳出去定是一樁美談。
既然有了想法便要著手實施。
書院選址便是重中之重。
首先位置不能太偏,不然影響力不足。
其次也不能在鬧市,不然容易引得學員心浮氣躁,無法用心學習。
如此不偏不鬧之地,卻是有些難選。
西湖周邊肯定是不行了,城中也不妥。
思來想去,鄢懋卿決定將書院放在西溪。
西溪距離杭州城並不遠,多年累及下來興建了不少樓宇、別業、集市也算人丁興旺。
但因為距離杭州城畢竟有一段距離,不算太過喧囂。
只是此處乃是杭州第一望族洪氏族人聚居之地,鄢懋卿要想在此興建書院需要徵得洪氏的同意。
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
鄢懋卿雖然貴為巡撫,但畢竟是外來的和尚,如果得罪了洪氏這樣的望族,政績方面是肯定會受到影響的。
弄不好受到洪氏排斥,遭人彈劾還可能捲鋪蓋滾蛋。
是以鄢懋卿專程前往西溪,和洪氏洽談此事。
一番商談之後,鄢懋卿總算搞定了最大的難題。
洪氏原則上不反對鄢懋卿在西溪辦書院的做法。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鄢懋卿只能招募洪氏族人之外的讀書人進書院,不能牽扯到洪氏一族。
對此鄢懋卿自然拍著胸脯保證,絕不會打洪氏族人的主意。
畢竟挖別人牆角的行為是最招人罵的。
鄢懋卿討好洪氏還來不及,怎麼會平白無故的樹敵?
選址選好後,接下來便要物色教習了。
為什麼那些私人辦的書院比官學有吸引力?不就是因為教習更有名,更有學問嗎?
昔日王陽明創立稷山書院,吸引了無數門徒從五湖四海趕來求學,從中可見一斑。
鄢懋卿當然不認為自己能請到王陽明這樣的絕世大儒,但憑藉巡撫之尊請一些小有名氣的教習還是不難的。
杭州乃文氣匯聚之地,隱居在此的讀書人不少,相信他只要發出告示很快就會有回應。
除了加賦稅,興文教,鄢懋卿還有第三把火。
那就是修橋。
杭州水系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