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節,謹言,來自遠方,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算再不願意,有揮舞著棍子的斯拉夫和韃靼大漢在,他們也不敢鬧事。之前不是沒有店鋪遭受過搶劫,結果就是開業的店鋪越來越少,繼續這樣下去,別說搶劫,就算捧著金磚也買不到一粒糧食。
大地主和貴族老爺們倒是生活得很好,沒落貴族,平民和下層的農奴就只能餓肚子。
人群散去之後,喀山走到店鋪前,敲了三下門,門上拉開一扇小窗,“今天沒有面包了!”
“麵包沒有了,饅頭總有吧?”
“饅頭?”
“是的,饅頭。”
小窗再次關上,過了兩分鐘,門開啟了,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出現在喀山面前,他有一雙灰藍色的眼睛,“麵包沒有,饅頭也沒有,窩窩頭怎麼樣?”
“那也不錯。比起高粱面,我更喜玉米麵的。”
說完,喀山做出了一個手勢,店主人也拍了一下喀山的肩膀,“進來吧。”
事實上,對於為何要採用這種暗號,情報局內的人也十分不解。不過,比起詩詞歌賦什麼的,饅頭窩窩頭一類倒是好記許多。尤其是在洋人的地界,很多人恐怕連窩窩頭是什麼都不知道。
五月二十三日,李謹言接到了情報人員從俄國發回的訊息,看著上面的內容,李謹言有些拿不定主意。
現在就把沙皇一家“救”出來?至少也要等他們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吧?
可這個機會又太難得,高爾察克被臨時政府派到國外“考察”去了,十月革命後才會回國,樓少帥還在中西伯利亞行軍,的確是行軍,在獨立旅的進攻途中,沒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沿途遇到的村鎮,很多都空了,要麼就是隻剩下女人老人和孩子,大部分壯年男人都被抽調到東線去打仗。
確定安全之後,村長或是有威望的長者會被召集,領到一份糧食。
沒有劫掠,沒有屠殺,村子裡聽不到女人和孩子的哭聲。只有久違的土豆香氣和熱騰騰的濃湯。
“從今天開始,這裡屬於華夏。”
樓少帥的這句話,被刻在石碑之上,留在了通古斯高原。後世,這塊石碑被視為華夏“侵略”鄰國,搶佔鄰國土地的“罪證”。
即便如此,有這塊石碑在,有樓逍的這句話,這片土地,就屬於華夏!
五月二十六日,獨立旅與西北的馬隊終於在通古斯高原會師。
西北的大兵們騎在馬上,臉上帶著戰後的興奮,出鞘的馬刀依稀泛出血光。
樓少帥從車中跳下,馬少帥也拉住了韁繩,翻身下馬。
“中途遇上一群哥薩克,正好弟兄們無聊,倒是得了不少好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