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節,謹言,來自遠方,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期沒有結束之前就被召回國內。接替他的是庫達攝夫,鑑於兩人的朋友關係,庫朋斯齊在離開華夏之前,給了庫達攝夫誠心的忠告:“永遠不要小看華夏人,和他們打交道,必須謹慎小心。”
無論庫達攝夫對他的忠告是否聽了進去,庫朋斯齊還是坐上了返回聖彼得堡的火車。
雖然華夏軍隊打下了伯力和雙城子,現在又在打海參崴,但西伯利亞大鐵路卻一直沒有對華夏禁運。就在樓少帥打下伯力之後,北六省還曾向東普魯士運送整整四個車廂的食物和藥品。
不過出於各種原因考慮,李謹言還是決定暫停利用西伯利亞大鐵路向歐洲運送物資。他已經同美國洋行的約翰達成協議,租用美國商船向歐洲運送物資,水手全部僱傭華夏人,船上懸掛華夏國旗,雖說要冒比陸上運輸更大的風險,成本也更高,從某方面來說,卻也比同交戰中的沙俄打交道要安全得多。
名義上是美國商船,實際上卻是英國設立在上海的太古輪船公司的商船。經歷過之前的罷工事件,這些外國船公司不說元氣大傷,卻也損失不小。
有了李謹言灑出的大把鈔票,再加上約翰的周旋,英國人點頭點得很痛快,這讓李謹言再次想對約翰牛翻白眼,他派人去說了幾次,這些英國佬咬死不肯懸掛華夏國旗,結果約翰只是去了一趟,英國人就鬆口了。
果然,就算華夏已經亮出了肌肉,這些洋人也依舊不會改變他們傲慢的態度。
想到這裡,李謹言一咬牙,看來,光是亮一把肱二頭肌還很不夠,腹肌什麼的都得一塊亮!至於怎麼亮,李謹言嘿嘿笑了兩聲,打算給樓少帥再發一封電報。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京城
新一屆國會即將在八月召開,各省議員陸續抵京。隨著會議日期將近,樓大總統變得越來越忙,身兼總理和外交部長的展長青卻比他還忙。至少樓大總統多數時間都只需要處理國內事務,而展部長身兼兩職,國內國外都要一把抓,怎一個忙字了得。
各國公使也對此次會議十分關注,尤其是英國公使朱爾典。
在和聯合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中,各國外交人員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那就是現在的華夏政府很難纏。從大總統樓盛豐以下,包括副總統宋舟,監察院長司馬君,外交部長展長青,華夏銀行行長白寶琦,宣傳部長周炳勳,等等等等,這些聯合政府官員和他們認知中的華夏官員完全不同,就連駐各地領事發回的報告都在說,華夏如今的變化很大。
從北方到南方,從東北到西南,短短兩年時間內,從政府民間,這個國家產生的變化竟然如此之大。
很難理解,卻又很好解釋。
一個強勢的政府,基於一個強大的國家。華夏民族在歷史上強盛千年,現如今不過是從沉睡中漸漸甦醒,將被壓彎的脊樑一點點挺直。
朱爾典沒有同任何人說起過他的感觸,在發回白廳的電報中都沒有提及半個字。他知道,遠在歐洲的大不列顛不會相信他說的話,在大部分英國人眼中,華夏依舊不夠資格成為他們的對手。大英帝國不會輕易放棄在華夏的利益,可是,陷入歐戰泥潭的大不列顛並沒有意識到,說這句話時,他們的語氣中已經少了一絲底氣。
“這個國家會走多遠?”
朱爾典偶爾會這樣問自己,唯一的答案,就是沒有答案。
就如早年的大不列顛,哪怕在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之後的一段時期,都不會有人相信,大英帝國的旗幟會插遍全世界。
敲門聲打斷了朱爾典的沉思,一身黑色洋服的管家給他送來飄著香氣的紅茶和點心。
在華夏生活了幾十年,朱爾典爵士習慣了華夏的飲食,華夏的服裝,華夏人打交道的方式,卻依舊保留著一些英國人固有的習慣,例如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