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六二章 突兀之客,帝婿,蜀中布衣,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餘長寧頷首登上樓梯,剛走至二樓轉角處便見五六個神情戒備的抱劍武士正把守著通外三樓的樓梯,眼見他走來,為首一個散發武士立即喝斥道:“站住,樓上已被我家主人包下了,不許隨意亂闖!”
餘長寧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你家王子不是請我前來商談要事麼,難道這就是你們高句麗的待客之道?”
聞言,散發武士立即面露恭敬之色,拱手作禮道:“原來閣下便是餘二公子,王子恭候多時,快請快請。”說罷單手一揮,武士們立即分為兩廂站立,讓出一條甬道來。
餘長寧頷首一笑,步履輕捷地走了過去,還未來到三樓,便聽見一陣舒緩深沉綿綿不斷的琴聲傳入了耳畔,哀怨淒涼,沉滯悲愴,不禁令人心生慼慼之感。
步入三樓大廳,一襲白衣的高堯正坐在琴案前撫琴而歌,嗓音深遠高亢而又略顯悽楚:
“君有長劍兮護我家園,我有痴心兮待君回還;
兩心無悔兮悠悠金山,徵人遠去兮滔滔漢江;
英雄歸來兮布衣高冠,日月無改兮桑麻紅顏……”
歌聲越到後面越是酸楚,直聽得餘長寧心頭髮顫,待到琴聲終落,高堯忍不住喟然一聲長嘆,神情蕭瑟寂寞像似隱藏著無盡的悲哀。
餘長寧朗聲一笑,走上前來感概道:“沒想到王子殿下歌聲竟是如此優美,正是讓在下大開眼界。”
高堯慢慢地撫摸著琴絃,淡淡問道:“餘公子可知本王剛才唱的是何等歌曲?”
餘長寧撓了撓頭皮,搖頭道:“在下與音律向來無緣,自然從未聽過,請殿下告知?”
高堯又是一身沉重的長嘆,方才開口道:“此乃我高句麗民間歌謠,歌謠的意思乃是述說一個痴心女子等待出征丈夫歸來的情景,可是到了最後痴心女子卻未能如願,只能在苦苦相思中含恨而終。”
餘長寧慨嘆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區區一個情字,不知折磨了世間多少有情人,可惜!可悲!可嘆!”
“餘公子,兩不相棄自然是兩不相忘。”高堯冷冷一笑,口氣竟是說不出的悲哀:“數十年前,隋朝皇帝暴戾無道四徵高句麗,百萬大軍猶如蝗蟲過境燒殺搶掠,金山漢江皆是一片狼煙,我高句麗雖是羸弱之邦,但也困獸猶鬥奮力反抗,無數男兒相應王室號召慷概征戰,而痴心女子的丈夫便是在那是加入了大軍,抵抗隋朝侵略者的入侵。”
餘長寧雖然對隋唐史不太瞭解,但對於隋朝四徵高麗卻是知道的,默然有傾方才問道:“那為何她的丈夫卻未回來,莫非戰死了?”
高堯幽幽一嘆,起身繞過了琴案走至窗邊遙望著長安層層疊疊的房屋樓宇,口氣淡淡道:“並沒戰死,女子的丈夫最後移情別戀喜歡上了別的女子,所以才不願回去。”
一句話將餘長寧心中痴男怨女的美好畫面頓時擊得粉碎,更讓他有種被噎到的感覺,半響後才回過神來搖頭感嘆道:“丈夫移情別戀,她卻在苦苦等待,真是好傻。”
高堯轉過身子目光炯炯地盯在了餘長寧的臉上,語氣竟有幾分怒意:“傻又如何?總比那負心丈夫貪念權勢,移情別戀好得多!”
餘長寧見他身子微微顫抖,白皙的臉上竟掠過激動的紅暈,不禁暗暗奇怪,正欲開口詢問之際高堯卻是長吁一聲恢復了常態,對著自己伸手作請道:“餘公子請入席就座,我們便吃便談。”
餘長寧點頭落座,高堯端起酒壺替他斟滿了身前酒杯,坐定正色道:“其實小王這次突兀打擾,是有一件要緊的事情與餘公子相商,請你一定務必答應。”
餘長寧眼波一閃,口氣卻是不慍不火:“王子殿下有話便說就是,若不令我為難倒是可以商量。”
餘長寧這句話說得很有學問,言下之意答應與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