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前堵後追,帝婿,蜀中布衣,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時間你才無法適從。
見他默默無語,羅凝娥眉輕蹙倏忽正色道:“然則不管你變成什麼樣,都是餘家老二,你雖未飽讀聖賢書,然而也要謹記男兒做事需先立身,做人易,做有才能的人難,做有才能又有德行的人更難,千萬不要走上邪路。”
餘長寧知道古人對德行看得比什麼都重,聞言頓時點頭如搗蒜,心頭卻道:“姨娘說做人要有德行,只要我不缺德便行了,該幹什麼的時候還是可以幹什麼。”
翌日日上三竿,餘長寧才懶懶散散地起床。
推開窗戶深深地一個吐納,只見小鳥正站在枝頭啼叫,院內冰雪已逐漸消融,金色的陽光溫暖地鋪滿大地,心情不由大好。
那本《貞觀律》他已背得滾瓜爛熟,自然沒心情再看,想想自己十多天都窩在家裡,不由動了去酒樓轉轉的心思。
草草吃罷早飯,餘長寧正要出門,卻見阿武正從內間走出,見他不由喜道:“二少爺,你要出門嗎?不如讓我駕車送你去。”
餘長寧知道阿武平時主要負責駕馭府中唯一的馬車接送羅凝與大哥,不由奇道:“怎麼今天姨娘沒去酒肆?為何你竟在家中?”
阿武回答道:“今天是初一,二夫人一早便去城西觀音廟上香去了。”
“什麼?這裡離城西觀音廟有十餘里路程,你竟不送姨娘去?”
“冤枉啊,二少爺,是二夫人非要自己走路去,說這樣上香才夠虔誠。”
餘長寧默默地思忖了一番,說道:“那你還是去觀音廟等二夫人吧,待會她回來時說不定要坐馬車,我自己去酒肆便行。”
阿武聞言點頭,一溜碎步地急忙去了。
出了府門,餘長寧緩步悠悠地走在坊內的青磚大道上,腦海中慢慢地回憶著長安城的具體概貌。
唐朝長安城並非漢朝時候的那個長安,而是興建於隋朝,故名“大興城”,後來天下大亂,唐太祖李淵揮軍入關中,才更名為“長安”,希冀能效法強盛的漢朝那般,統一天下,聲威遠播。
其後唐並天下,經過二十餘年的時光,長安城已成為天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中原第一大都。
長安城佔地極廣,城市外郭是一個巨大的長方形,共有城門十二座。
城內東西十四條大街,南北十一條大街縱橫交錯,完全採取棋盤式對稱佈局,把全城分割成一百餘個大小不等的裡坊。
這裡坊便是功能齊全的居民住宅區,外圍均有高大的圍牆環繞,東西兩端各有坊門以供出入,餘家所在的這間裡坊因緊毗東市,且多住商人,故取名為“尚商坊。”
不知不覺中他已出了坊門進了東市,拐進一條幽長的小巷中。
這條小巷是通往酒肆的捷徑,兩側全為青森森的石板牆,高得足可遮擋四周屋頂的視線,原本便只有一車寬窄的道路,更在高牆的挾持下成了一條深邃的峽谷,壓抑沉悶得不禁讓人覺得有些陰森。
餘長寧正在思考接下來要在酒肆推出的幾道菜式,突聞身後腳步聲急,轉頭一看,便見幾個長得凶神惡煞的男子正銜尾而來。
眼見來者不善,餘長寧心頭不由一驚,也不知何時招惹了他們,然則好漢不吃眼前虧,急忙撒開腿便朝前跑。
那幾個惡漢口中怒喝連連,大叫讓他站住,追趕的腳步卻是更快了。
餘長寧腳下生風,哪敢有絲毫的停留,然則這條小巷極長,雖已遠遠看到流淌著光亮的出口,跑過去卻還要一會兒。
正在此時,突見出口處人影猛地一閃,已有幾人走入了巷內。
見有路人進來,他不由一喜,剛要出聲呼喊,卻依稀得見來人也是幾個膀大腰圓的大漢,站在那裡也不前行也不後退,如同大山般堵住了他的去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