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三二章 新官上任,帝婿,蜀中布衣,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姨娘所言甚是。”面對羅凝冷靜的一番剖析,餘長寧卻是微微一笑,“辣椒比起茱萸來,辣味卻更為明顯,且口味也是更好,現在口說無憑,任我吹得天花亂墜也是沒用,只有先將這辣椒種出來再說。”

羅凝輕輕頷首道:“那好,咱們餘家在城外還有一處田園宅子,你不如就在那裡開墾幾畝地種這辣椒,如果當真有你說得那麼好,我們再批次種植,你看如何?”

“好,就這麼辦,改天我有空便去城外的大宅看看。”餘長寧依言點頭,將辣椒種子小心翼翼地裝入了錦囊中,長吁一口氣道,“這種子不多,恐怕也只能種上幾畝地,我就先試試吧,但願一切順利。”

是夜,餘長寧也沒回公主府,就在餘府中住了下來,卻不知長樂公主見他整夜未歸,更是氣得不輕,心裡已不知罵了多少句“姦夫淫婦”。

翌日清晨,餘長寧要到鴻臚寺去報道,在冬梅的伺候下穿上官服,坐上家中馬車便朝鴻臚寺而去。

鴻臚寺位於城西懷化坊內,東邊毗鄰大唐皇城,西南角一街相隔的便是西市,地理位置可謂得天獨厚。

趕到鴻臚寺時還未到辰時,餘長寧下得馬車一瞄鴻臚寺雄闊的大門,頓是感受到了那來至官府的無上威嚴。

黃色磚瓦,紅色大門,粗長的樑柱支撐起了雄闊的府門屋簷,臺階上兩排帶甲武士昂然而立,門口蹲著兩隻不怒而威的石獅,圍牆內一片金碧輝煌的樓宇亭臺,門外車馬場華車雲集,一派繁忙興旺氣象。

餘長寧剛剛信步走到門邊,立即有一個眼尖的吏員迎上前來拱手微笑道:“這位大人,敢問你來鴻臚寺衙門所謂何事?可有下官為你效勞的地方?”

餘長寧略一愣怔,笑嘻嘻地回答道:“本官名為餘長寧,乃是新任的鴻臚少卿,奉鴻臚卿李大人之命前來報道。”

“原來大人便是餘長寧駙馬。”吏員無比驚喜地說了一句,打躬不迭道:“下官行人範安,見過少卿大人。”

餘長寧頗為奇怪地問道:“行人?這是鴻臚寺的官職?”

範安諂笑著回答道:”回稟大人,行人乃是負責迎送外國使臣的官員,除了下官外,寺內還有十一名行人。”

“哦,如此說來,你們便是直接與外國使臣對話的外交官了?”

“不錯,下官隸屬於典客署,正是大人你的手下。”

餘長寧微笑頷首道:“本官初來乍到,一切都不是很瞭解,有勞範大人給本官介紹一下鴻臚寺如何?”

“大人千萬不要如此客氣,實在太折殺下官了。”範安惶恐地一躬,伸手作請道:“請大人跟隨下官入內,下官一定知無不盡,言無不盡。”

餘長寧一撂官袍舉步進入府門,當先便是一道青石影壁,繞過影壁後又是一片以白玉方磚鋪地的寬闊院落,正中三排大磚房北東西圍成馬蹄形,東北兩房相接處有一道石門,例當通向跨院。

範安輕聲解釋道:“正北那座房子便是我鴻臚寺正廳,會見來訪外國使臣便在這裡進行,而西東兩間房子便是吏員們處理日常公務的場所,其中西面為典客署,東邊則是司儀署。

見餘長寧一直凝神傾聽不停點頭,範安心知此乃自己爭取上官賞識的機會,繼續朗聲解釋道:“鴻臚寺歷史悠久,早在西周時期便是九卿之一,不過那時叫的是大行人,主要掌管諸侯及少數民族事務,秦及漢初易名為典客,後又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再改名大鴻臚,位列九卿銀印青綬,地位十分顯貴。”

“其後實行三省六部制,改大鴻臚為鴻臚寺,而主官則是正四品的鴻臚卿,另設有兩名少卿管理典客署和司儀署。”

“哦,那麼兩署具體職能又是什麼?”

“典客署掌管少數民族事務,也負責接待外賓;而司儀署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