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籌備大典,帝婿,蜀中布衣,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乃是儲君,在這等重要大事上,完全可以代替天子。

不過由於李承乾犯上作亂被殺,太子之位懸而未定,頓時讓情形有些不明朗了起來,坐鎮京師統攝國事的房玄齡立即以快馬文書飛報李世民,請求天子作出明確指示。

李世民很快傳回了詔書,詔令由九皇子李治代替天子祭拜后稷。

訊息傳開,整個大唐官場暗流湧動,光從此點來看,這無疑表明李治已經有很大的可能成為太子,不少搖擺不定的牆頭草全都被這陣風吹到了李治這一邊,當然,他們並不敢直接前去拜訪晉王,而是另闢蹊徑找到晉王府長史餘長寧,一時間,長樂公主府車水馬龍好不熱鬧。

餘長寧雖然很是不樂意,但為了李治,依舊接待了這些前來拜訪的官員,或好言相慰,或暗示明示,或言語拉攏,整整兩天下來,餘長寧覺得自己都快成為一個誇誇其談的外交家。

在忙著接待拜訪官吏的同時,餘長寧也沒有忘記大典儀式的準備,儀式儘管大部分由禮部負責,不過作為代帝祭拜的李治,自然不能獨善其身,晉王府要準備的東西也是很多。

餘長寧不擅長具體事務,但好在很會用人,再與李治商量後,他將鴻臚寺少監狄知遜暫時抽調晉王府,負責各項準備工作,以狄知遜的精明能幹,餘長寧自然大是放心。

而且房玄齡關心女婿,知道這是餘長寧上任晉王府長史以來的第一戰,所以不僅親自前來晉王府指點,更安排了許多吏員幫忙協助。

因此大典儀式雖然籌備得一片忙碌,然終歸是有條不絮。

相比起晉王府的熱鬧,吳王府卻是一片蕭瑟冷落。

當那日聽見父皇讓李治擔當此次祭拜儀式時,李恪瞬間勃然大怒,當即摔碎了手旁的茶盞,竟有一種費勁千辛萬苦,卻為他人作嫁裳的感覺。

比起李恪的暴怒,陰宏智卻是一片冷靜,捻鬚勸說道:“殿下,晉王雖然在目前佔據優勢,但並不代表我們就沒有機會,只有謀劃得當,一樣可以讓其折戟沉沙!”

李恪劇烈地喘息了數下,穩定心神問道:“先生莫非是有妙計?”

陰宏智陰沉地笑了笑:“既然晉王是去祭拜后稷,那我們便在後稷身上作文章,讓他成為眾矢之的。”

言罷,陰宏智湊到李恪耳邊,喁喁低聲開來,及至他說完,李恪呆呆地愣怔半響,猛然拍著大腿狂笑道:“妙!妙!妙!,果然是一條殺人不見血的毒計,哈哈。好,就請先生負責安排。“

陰宏智肅然拱手,亢聲應命。

二月十七日,李治的車駕緩緩開出了長安城西門,朝著武功縣而去,隨行的還有朝廷文武百官,以及五千禁軍。

武功縣位於長安城以西百里,按照車駕不快不慢一日五十里的速度,兩日便能抵達。

禮部尚書李道宗負責典禮的一切事務,已經當先一步趕去了稷山,而餘長寧作為晉王府長史,在李道宗走後自然承接了許多的事務,但好在忙而不亂,也沒有出現什麼差錯。

策馬慢行,餘長寧腦海中滿是今晨嬌妻們送他出門時的情景,特別是房玉珠與陳若瑤新婚燕爾,雖知道餘長寧最多七八天便能回來,然依舊哭得是梨花帶雨,若非不能帶家眷前往,說不定房小姐便要固執得跟著餘長寧一道前來。

車隊徐徐行進,翌日夕陽西下時分,稷山已是遙遙在望了。

由於祭稷大典還要等幾天方才舉行,餘長寧便吩咐軍卒在山腳紮下大營,文武百官皆休息在此處,而自己則陪同李治先行登山,準備沐浴齋戒。

餘長寧與李治在軍士的護持下過得石坊大門,一片殿閣樓臺掩映在蒼山翠柏之中,黃色殿角下鐵馬搖動,不知何處傳來的鐘聲悠遠深沉,讓人聽了忍不住心生肅穆之感。

后稷祠門口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