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絕世名將,帝婿,蜀中布衣,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掌櫃看了他幾眼,這才輕聲道:“客官,一共是三兩銀子。”
滄桑男子點點頭,右手探到腰間正欲解下錢袋,不意老掌櫃又是戰戰兢兢地補充道:“還有,客官你剛才與人鬥毆損壞了幾副座案,按理應該照價賠償,所以須得十兩銀子……”
老掌櫃話音落點,食客們心頭全都為之一跳,不知他為何要提及此事,惹上這個煞神。
滄桑男子眉梢猛然一抖,拿著錢袋的手也是僵了僵,在一片讓人膽戰心驚的氣氛中,他輕嘆一聲道:“損壞東西照價賠償,也是情理之中,我賠給你便是,不過今日吃酒我只帶了五兩銀子,明日再將其餘的五兩補給你。”
眼見老掌櫃欲言又止,滄桑男子突然厲聲道:“人無信不利,我劉仁軌自小飽讀詩書,豈會是言而無信之人?你放心便是。”
這時,餘長寧走上前來,遞給老掌櫃十兩銀子笑道:“掌櫃的,所有的錢我幫這位先生還上,你就不要為難他了。”
劉仁軌看了餘長寧一眼,冷冷道:“對不起,無功不受祿,這位公子的好意劉某人心領了。”
餘長寧淡淡笑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豈有無功不受祿之說?在下生平最敬佩如劉兄這般的英雄俠士,光憑一己之力便教訓了搗亂的狂徒,還望劉兄不要推辭。”
“你要給那是你的事,總之那五兩銀子,我會自己還上。”劉仁軌想也不想便拒絕了餘長寧的好意,返回桌案拎起一個陶瓷酒壺,搖搖晃晃地走了。
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餘長寧深深地皺起了眉頭,感覺劉仁軌這個名字似乎有些熟悉,然一時之間,卻想不起來。
這時,杜禹英走上前來,輕哼出聲道:“此人好生倨傲,真是一片好心當驢肝肺。”
餘長寧悠然笑道:“無妨,醉酒之人有何理喻可言?對了,我覺得劉仁軌這個名字似乎有些熟悉,不知你可有聽過?”
杜禹英默默地回想片時,恍然笑道:“哦,我想起來了,這劉仁軌曾任陳倉縣尉,陳倉縣有個折衝都尉驕狂放縱違反法紀,欺壓良民無惡不作,縣署裡沒有誰能制服他。劉仁軌上任之後用刑杖將他打死。州里的官員把這事報告了朝廷,陛下為之憤怒不已,把劉仁軌召進朝廷責問。劉仁軌回當殿痛斥了那都尉的罪責,陛下認為劉仁軌剛毅正直,便提拔他任咸陽縣丞。”
餘長寧恍然點了點頭,笑道:“怪不得有些耳熟,原來是因為這般原因,不過此人現任何職,為何竟落到了這般田地,要靠買醉為生?”
杜禹英蹙了蹙眉頭,搖頭道:“這我就不知道了。”
出了酒肆,三人沿著長街前行,準備再過一會兒便返回水師大營。
午時之後,長街上店鋪連綿,行人如織,高車穿梭,貨郎們沿街兜售貨物,更見熱鬧。
眼見竟有幾個身著倭國服飾的商人穿梭其中,杜禹英不禁笑道:“大人,你可有聽說過關於倭國的一個笑話。”
餘長寧一聽是笑話,頓時來了興趣,問道:“軍師請講。”
杜禹英清了清嗓門,語調輕快地說道:“三國時期魏國皇帝曹睿曾御封當時東方島國的首領卑彌呼為倭王,因此倭王的所在國家便叫做‘倭國’,倭國之名得此由來並延用了較長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倭國開始大力吸收中原的先進技術、文化,從而使其政治,經濟迅速發展,國力漸強,後來到了隋朝之時,倭國人才知道這‘倭’字其實滿含輕蔑之意,倭國國王逐對‘倭’的稱號感到不滿,並自認為居於中原之東,乃日出之處,便逐漸用“日”字代國名。在隋煬帝之時,倭國派遣小野妹子使隋,國書上寫的便是‘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
聽到這裡,蘇紫若冷哼一聲道:“倭奴小國,妄想與中原王朝並肩,真是不知廉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