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熊津都護,帝婿,蜀中布衣,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入王宮來到正殿,大臣將領分兩廂站列,李世民高坐御座上面,捋須輕嘆道:“歷時一年有餘,終於攻克平壤剿滅亂臣淵蓋蘇文,眾愛卿實在功不可沒,傳旨,所有軍士賜爵一級以作獎掖,待到戰功上報確定,再行封賞。”
“謝陛下。”眾大臣立即拱手謝恩。
能夠收復平壤城,最高興的莫過於高建武,這段時間他一直跟隨在李世民的身旁,對於這位帝王鐵血手腕也有了一定了解,雖知高句麗以後無法擺脫大唐附庸國的地位,然而總算沒有了淵蓋蘇文的制衡,高建武還是感覺到無比的愉悅,此際走出朝班拱手奏道:“陛下對高句麗之恩典,高句麗舉國百姓實在難以報答,臣代高句麗百姓叩謝聖天子恩典。”說罷,竟是顫巍巍地跪在了地上,深深三拜。
李世民虛手一扶,淡淡笑道:“高句麗王毋須如此,眼下我軍雖然攻克了平壤,不過仍有部分城池在負隅抵抗,還請高句麗王立即登位名正帝位,發檄文討伐招降亂黨。”
李世民此話等於肯定了高建武的身份,高建武立即拜謝起身,領命站在了旁邊。
……
三日之後,餘長寧帶領四萬平壤軍東征,繼續踏上了征途,前去討伐招降東面一些仍在抵抗的城池。
這些城池兵少將微不足為道,王師隆隆逼近,不少還未抵抗就已經獻城投降,畢竟現在淵蓋蘇文已經戰死,在大唐絕對優勢的兵力前面,任何抵抗都無異於以卵擊石。
貞觀二十年八月,平壤軍平定了高句麗東部二十餘座城池,勝利凱旋迴到了平壤城內。
時當秋日晴空萬里,平原上的稻穗連成了茫茫金波,家家戶戶的農田都是金黃一片。
今日,大唐皇帝李世民為慶賀剿滅亂臣淵蓋蘇文之功,賜下酒肉賞賜高句麗百姓,平壤城內外早已被喜慶的氣氛所掩蓋,庶民農人一片歡騰,嗡嗡哄哄的撞鐘聲在城市上空久久瀰漫。
王宮正殿內,司儀太監正站在御階上高聲朗讀著封賞聖旨,幾乎人人都有封賞,而帶領平壤軍連番作戰攻克平壤城的餘長寧,更是冊授為從一品開國襄國公,成為了一品爵位的大臣。
封賞完畢,殿內一片喜慶,新羅女王金德曼捧著一封黃絹走出朝班,恭聲作禮道:“啟稟陛下,新羅偏安一隅小國寡民,遭到強敵攻略朝不保夕之時,承蒙天朝施以援手才免除了國破家亡之危,敝國君臣實在感激不盡,微臣特作《太平頌》,感謝陛下聖恩。”
李世民捋須一笑:“德曼女王有心了,餘卿,替朕收下《太平頌》,當殿宣讀。”
餘長寧拱手應命,輕步來到金德曼面前,從她手中接過黃絹展開高聲詠頌道:“大唐開洪業,巍巍皇猷昌。止戈戎衣定,修文繼百王。統天崇雨施,理物體含章。深仁偕日月,撫運邁陶唐。幡旗既赫赫,鉦鼓何鍠鍠。外夷違命者,翦覆被天殃。淳風凝幽顯,遐邇競呈祥。四時和玉燭,七曜巡萬方。維嶽降宰輔,維帝任忠良。五三成一德,昭我唐家光。”
“好!好!”李世民手扶御座點了點頭,微笑說道:“此番能夠剿滅亂臣淵蓋蘇文,新羅國實在功不可沒,傳旨,賜新羅國黃金萬兩綢緞萬匹,以作嘉獎。”
“謝陛下恩典。”一封頌詞換來萬餘真金綢緞,金德曼自然是喜上眉梢。
封賞完畢,李世民從御座上站了起來,昂然立於臺階之上肅然開口:“儘管淵蓋蘇文已經伏法,然而高句麗局勢並不穩定,仍有叛黨餘孽想為淵蓋蘇文復仇,故此,朕決定留下三萬大軍幫助高句麗穩定國內局勢,另在百濟故土設熊津都護府,統攝百濟故土軍政民務。”
都護府是唐大唐在邊疆民族地裡設定的特別行政機構,分為大都護府和都護府,大都護從二品,都護從三品,職責是“撫慰諸藩,輯寧外寇”,今番李世民設立熊津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