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布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六零章 駭然聽聞,帝婿,蜀中布衣,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伯將此事對你們言明。”

杜禹英一聽他說得如此重要,雖然很是不解,但也是依言點了點頭。

又是一陣輕輕的敲門聲,甲士領著一個年輕男子走了進來。

那男子剛一進屋,臉上立即掛起了讓人如沐春風的笑容,他快步而至對著餘長寧和杜禹英拱手道:“下官李義府,見過餘大人,杜軍師。”

得知這男子乃是掣肘濟州錢糧的監察御史李義府時,杜禹英心念一閃,頓時明白了今天的議題必定是牽扯到濟州的某些官員,所以餘長寧才會如此慎重其事。

餘長寧點點頭示意李義府落座,沉聲下令道:“李御史,待會請你執筆作記錄,將王老伯所說的話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以便日後御史臺查證。”

李義府拱了拱手,攤開一張宣紙研磨提筆,炯炯的目光注視著餘長寧靜待下文。

餘長寧對著王老漢微笑頷首,示意他不要緊張之後,這才沉聲開口道:“杜軍師,李御史,這位王老伯乃是本官的救命恩人,今日從他口中,本官得知了一個令人駭然聽聞的故事,其中牽扯到了濟州主要官員,所以今夜召集兩位一道傾聽這個故事,以便作出處置。”

李義府聞言精神一振,亢聲開口道:“大人儘管放心問話,一切都有李義府替你作證。”

“好。”餘長寧重重拍案,望著王老漢一臉正色道:“老伯,請將你兒子的冤屈原原本本道來,記住,不要遺漏任何一個環節。”

見到這般架勢,王老漢立即惶恐地點了點頭,哽咽開口道:“各位大人,草民乃是濟北人士,世世代代居住在靠近黃河岸邊的漁灣村,憑藉一門石匠手藝也算混了個溫飽,我的兒子王大明子承父業,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論是打造石頭還是雕刻石碑,都讓許多人刮目相看,從而在漁灣村一帶遠近馳名。前年冬季濟州刺史趙滿志下令修葺黃河大堤,因為我兒王大明石匠技術了得,所以特請他前去指導河工築堤,老朽當時心念男兒能夠報效朝廷,也算應盡的本分,所以就讓他去了。”

說到此處,王老漢的老臉上出現了一股怒色,“誰料那趙滿倉滿口仁義道德,暗地裡卻是一隻貪婪無情的惡狼,他用築堤之名套取朝廷撥付的銀兩,但所採購的築堤原料全都是一些劣品,如築堤的三萬條大青石只是普通的山石,若遇較大的洪水,普通山石豈能抵擋?”

李義府手中的毛筆陡然停止,他恍然醒悟怒氣衝衝地開口道:“怪不得本官翻看賬務無法查詢築堤大青石的下落,原來竟是用的普通山石,趙滿志這廝真是狗膽包天!”

王老漢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大明乃是石匠,對於各種石頭一眼就能辨認,他以為趙滿志是不慎買錯了石頭,所以特意上書說明。趙滿志得知大明看破了端倪,假惺惺地說自己受到了矇蔽,誰知暗地裡竟令人偷偷殺害大明。那天大明正在堤壩下打造石頭,誰料旁邊堆砌的石堆轟然垮塌落下,將他整個人都埋在了石堆下面,待到救出之後他就已經沒有氣了……”

說到這裡,王老漢已是淚流滿臉,哽咽難言。

杜禹英聽得一陣默然,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若真的如王老漢所說趙滿志修葺堤壩所用的乃是劣等材料,那一定會是一件驚天大案。

心念及此為求穩妥,杜禹英正色問道:“老伯,事關重大,不知這些事是你死去兒子告訴你的,還是你從哪裡聽來的?”

王老漢抹著眼淚道:“是大明寄回來的家書中說的。”

“敢問家書現在何在?”杜禹英又是急切一問。

王老漢喟嘆一聲道:“大明死後不久官府曾前來我們家中搜查詢尋,家書在那個時候就被他們收走了,不過當時大明曾將此事偷偷告訴了幾個關係較好的民夫,很多人暗地裡都知道黃河大堤用的是劣等材料,所以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