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老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9章 農場孩子們的江湖,四合院苟生七十年,吃貨老三,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年沒有出遠門的高小歪帶著劉大夫和三個孩子出門了,難得趕上劉大夫休假,在家宅了十年的高小歪也想出去走走,兩人一拍即合,說走就走。
高大少今年十八歲成年了,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走出過京城地界。
古語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高大少人雖然淘氣,但是這些年學習上的事情從不馬虎。這十年高小歪在家看書學習,也培養了兒子愛看書的習慣。
經史子集,人物傳記都是他的最愛,高家大少爺沒有跟媽媽學醫,也沒有像爸爸一樣聰明好學樣樣精通,他獨獨對做生意情有獨鍾,夢想就是將來要做富甲一方的富豪。
這個想法非常好,奈何現在國內環境不太允許。
二兒子正是調皮的年齡,人嫌狗厭,一天鬧騰的厲害,不過這小子對機械和電子情有獨鍾,家裡為數不多的家用電器沒少被他霍霍。
在家的時候就愛往修理店跑,年齡不大一手修理技術已經得孫小寶五分真傳。
高小歪給二兒子取名字叫高寧,小名寧寧,家裡老二往往都不怎麼受重視,雖然取名字的時候也花了一些心思,但是比起老大的名字就草率多了。
三女兒可可愛愛,甜甜美美,是高小歪的小棉襖,不管多累多煩,聽到女兒叫爸爸他都立馬放下煩惱。
給小女兒取名字高靜,小名靜靜,希望閨女長大了文文靜靜,但是現在看來這閨女性格外向活潑好動。
高家全家動員一起出門旅行,家裡交給徒弟孫小寶照料,孫小寶這些年潛心研究修理技術,對於家用電器這一塊已經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他肯花心思,也肯動腦子鑽研,現在他的修理技術跟師傅相差不多,高小歪勝在理論知識更豐富一些。
這些年躲在家裡看書,關於電子技術和機械製造等專業的書籍也沒少看。
師徒兩人偶爾合作一起研究家用電器然後動手改裝,現在高小歪家裡的電器都不再是品牌原來出廠的樣子了。
無論是外在樣貌還是使用效能都要比原來的電器出廠的時候效能要提高不少,這也就是國內沒有專利保護,要不然他們師徒的改良都可以申請專利了。
孫小寶父母都回到了京城研究所上班,這幾年雖然大環境不太有利,但是他們都屬於特殊人才,重點保護,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孫小寶現在也是一大家子人,她和媳婦帶著孩子還住在四合院,孫老爺子和孫父孫母在高小歪以前的四合院租了幾間房子居住。
高小歪原來住的四合院裡,這幾年老趙頭有意識的在回收房子,只要有住戶搬走,他就將房子收回來不再對外出租。
十年時間南鑼鼓巷的老鄰居們也是搬走的搬走,去世的去世散了大半。
這些年京城為了緩解人口壓力和住房壓力,沿著原來的城牆和外城建設了不少樓房小區,很多居住在大雜院的人都搬離了。
電燈電話樓上樓下,這都是實現現代化的標誌,普通人家搬到筒子樓居住,領導們搬進條件相對較好的兩室一廳或者三室一廳幹部樓房居住。
老趙頭這個四合院雖然也是三進四合院,但是居住的人口也不在少數,家裡孩子多了難免擁擠,而且他這個院子的房租可不便宜。
很多人都搬到城外,租金相對便宜,住房更加寬敞的院子去了,能搬進樓房的也都想方設法的搬進樓房居住了。
孫家兩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男孩比高小歪家老二高寧大兩歲,但是輩分小,每次見到高寧都不情不願的叫小叔叔。
高寧這小子年紀不大手段了得,也不知道後來用了什麼手段將大侄子收拾的服服帖貼成了他的跟班。
在農場學校裡趙場長家的趙山帶著弟弟妹妹,還有老李家的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