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紙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章 宋家村往事,胖妹八五弄潮記,黃紙巾,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喬果搖頭,“不是不是,我是來找村長談生意的。”
“什麼生意呀?”
“買魚乾。”
這事不用隱瞞,很快村裡就會知道海城商業協會送烘乾機做獨家收購的事。
老頭很好奇,想知道價格數量,喬果哪會告訴他,打了會太極。閒聊近十分鐘,什麼有用訊息也沒透露,人卻已坐到他面前。倒扣的木桶有點硌屁股,喬咬牙忽略,扯開要修補的漁網,給老頭打下手。
“老伯,我見你們村頭有個牌坊柱,好高的。沒砸壞時,肯定很雄偉吧?”喬果狀似天真地問。
“唉!可不是。老高了,十里外就能瞧見。我爹說他小時候還有人守著呢,到晚上時還掛燈籠,給晚歸的船指引方向。”
“呀!還有燈塔的作用啊。”這倒是出乎喬果的預料。
“那是!老祖宗建牌坊時就說了,不能是裝門面的樣子貨,得保佑咱們漁家平平安安豐衣足食,保佑出海的人看得見回家的路。”有人幫忙,老頭手上的梭子上下翻飛,也願意和她聊些過往。
喬果頓感慚愧。她只以為宋家先人是為了顯示財力和權威才樹個大牌坊,原來人家的氣度遠超她的想象。
“既然當燈塔,為何要毀了?”喬果問。
接著,老頭講述了一段辛酸往事。
宋家村在清末出過一位高官,為村裡修造了一座大牌坊。後輩雖然沒有人超越他,卻也富足繁盛。戰亂起,宋家村很多人逃去港城。
沒想到因為這些人的出逃,成為宋家村在動亂時期被衝擊的最大原因。全村人都被扣上“通敵賣國”的罪名,挨家挨戶被打砸搶。包括村口的牌坊,作為封建殘餘的標誌,打斷砸碎,僅留下一根石柱。
動亂年月,宋家村人沒少受磋磨,很多人嚇出心病。擔心捲土重來,小心翼翼地過日子,不敢出村,不敢討論過往,不敢想念離鄉背景的親人。
無數檢討批鬥讓大家深刻認識到,所有苦難都是受那些逃離華夏的村人所累。
“呸!那幫龜孫子,走時沒想拉拔我們,還害得我們受了那麼多罪。村東大牛家,被拉去城裡遊街,回來時頭髮燒光,衣服扒光。第二天他家沒出海,等我們找上門時,發現一家四口喝了農藥,身體都硬了,只救回個老孃。都是被那些出去的人害的!”老頭狠狠啐了一口。
喬果覺得心頭沉甸甸的,把埋骨灰的事咽回肚子,只問:“要是那些人回來……”
“呵!”老頭揮舞著手裡的梭子,“他們敢回來就打斷他們的腿!”
喬果絲毫不懷疑他們的狠勁,把沒說完的話補充完:“他們要是修好牌坊呢?”
“宋族長一樣給它砸了!”老頭硬氣得很。
連牌坊都不肯讓華僑們修,更別說進祖墳了。
看來牌坊的事比自己想得更復雜。不像和那些廠子談事,在商言商,只要利益夠,事情就能談成。
回到村委會,孫大娘他們已經擬好協議,等她過目。
喬果把宋大江拉到村委會里間,低聲把事情說了一遍。“我受人所託想把事辦成,你能不能指條明路?怎樣才能讓宋族長同意?”
之前聊天時發現,宋族長在村裡很有威望,只要他鬆口,說服其他人就容易很多。
宋大江用一種佩服的目光看著喬果,“小喬,你膽子可真大。要不是看在你是女仔,還給我們村送烘乾機的份上,我爸肯定拿柳條抽你。”
就是說,自己不小心逃過一頓打?
喬果一頭黑線,這麼不講理?談不攏就動手打人?不怕進局子?哦對了,現在這個年代人們法律意識並不強,加上地方保護主義,只要不把人打死打殘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應該不會受到懲罰。
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