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紙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文化類雜誌,胖妹八五弄潮記,黃紙巾,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有雜文故事、歷史文學……”
童玉芬不愧是幹了幾十年記者的,對報刊還是很敏銳的,立即問:“約翰先生是不是想說我們國內的雜誌市場正在進入蓬勃發展期?”
喬果一頓,褪去家庭婦女的外衣後,童玉芬職業女性的素養還是很厲害的,於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是的。約翰先生是位記者,也是位商人。他看到了商機,也發現了問題。”
“什麼問題?”童玉芬問。
屠念彬父子雖然對報刊雜誌不瞭解,還是聽得津津有味。
模式同上午在文化宮一樣,喬果翻譯宋約翰表述,唯一不同的是,此時宋約翰聊的是自己熟悉的領域,發揮正常,讓喬果輕鬆了不少。
“約翰先生說,雜誌與報紙的不同之處是能讓人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所以雜誌的內容應該更豐富、更精緻。而咱們國內市面上的雜誌,少了一個大類。”
“少什麼類別?”童玉芬將茶几上的雜誌翻了幾遍,沒發現端倪。
“文化類,culture。”喬果終於丟擲了這次拜訪的核心話題。
“culture?”屠愛黨忍不住重複這個英文單詞,他也學過一點英文,這個單詞還是懂的,興致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乾脆用自己會的單詞提問:“Sing? dance? write?”
“No, No!”宋約翰猜到他想說文化是不是唱歌跳舞寫作,於是嘰裡呱啦解釋了一堆,當然這回是英文。畢竟粵語對他來說只會些日常口語,專業方面的表述還是英文更準確。
這下連喬果都聽得有些吃力。不過沒關係,她反正也不是來做學術探討的,只要圍繞主題,把自己準備好的思路表達出來就行。
“約翰先生是學歷史的。他辦了本文化類雜誌,主要涉及歷史文化。但他來到國內後,有了新的靈感,希望把中美文化間的差異進行介紹和對比。舉個例子,他對咱們弄堂裡的煙火氣很著迷,比如曬醬瓜的目的和歷史傳承,臘肉為何掛在屋簷下,弄堂裡的小孩子唱的童謠是什麼意思……”
“這些地域文化完全可以介紹給美國人看,他們會覺得新奇無比。類似帶有華夏特有文化色彩的東西,他都想寫到文字裡,印到雜誌上。”
“同時也會和美國人的習俗做對比分析,這樣才能讓大家對兩國文化有更詳細深入地瞭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