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紙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選品的問題,胖妹八五弄潮記,黃紙巾,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也有沒這煩惱的,比如“其他類”組長老薑,“我們組的東西有不同的渠道。像我賣傢俱,主要是從以前工作的傢俱廠拿貨。那個賣電器的小徐,他有親戚在廣省做生意,分他些電器。”
“你們拿貨,能自己挑選嗎?比如型號、顏色、種類等。”喬果問。
老薑想了想,“我能挑些式樣,顏色就看廠裡有什麼拿什麼。小徐的電器不用挑,進啥都能被搶光。”
真是黃金時代啊,只要手裡有貨,根本不愁賣。
喬果不由感嘆。
那自己先前準備好的說辭就不能用了,要怎麼和大家講明白選品的重要性?
目光略過食品類三個組,他們也是不愁銷路的賣方市場。
還是拿服裝來舉例吧。
“江大姐,你是賣童裝的。假設你左邊要開家新店,有兩個人都想租,一個賣汗衫,一個賣兒童玩具。如果是你,你希望誰做你的鄰居?”
江大姐是位三十多歲女人,齊耳短髮,笑起來很和氣,據說以前下鄉時當過小學老師。回城後找不到工作,就擺起了小攤。聽到喬果的問題,幾乎沒怎麼思考就說:“賣兒童玩具的。”
不愧是文化人,腦子轉得快。喬果點頭。
“為啥?”孫大娘不太理解,“先前不是說賣衣服的要在一塊麼?那啥,規模效應。”
喬果給她解惑,“規模效應可以是同一種類,也可以是同一顧客群。比如童裝和兒童玩具,都是針對小孩的,放在一起能拉動人氣,顧客出了這個門馬上就進下個門,接著逛。”
“哦!”孫大娘一拍額頭,“我明白了。來買零食的多是小青年,隔壁鋪子要是賣些頭花、錢包、小鏡子啥的,也能相互幫襯一下,對吧!”
雖然她想到的品類差異性有點大,可思路是對的。
喬果鼓勵地點頭,“是,孫大娘說得很對。這就涉及到選品問題。咱們開店不但要考慮租金,還要考慮整個商業氛圍,是否能起到相互帶動人氣的作用。”
見大家終於若有所思,喬果切入正題,“而且咱們文化街的定位比較高,所以商品的檔次和品味也要提上來。那些雜七雜八的便宜東西,要麼重新規整,沒有辦法的,乾脆別放店裡賣。否則肯定會影響其他店鋪的格調。”
“可是,有些人本錢少,進貨只能進些便宜的。”田友良說,“我們組很多賣日用品的,有賣針線的,有賣短褲的,有賣塑膠盆的,他們咋規整?檔次能提升麼?”
“售賣形式可以調整,像你們鞋莊那樣,做些架子,上面放很多方竹筐,把小東西一樣一樣放在竹筐裡賣。”喬果說的是後世火極一時的“格子鋪”。
有些人想做生意卻沒空沒本錢,就把自己的商品放在別人店裡售賣,不用很大地方,只要一個小格子就行。
“如果覺得租門面負擔太重,可以把東西寄在別人店裡賣,每個月付一兩塊寄賣費,比自己蹲路邊守著攤子強。”喬果越說越覺得這個主意好,先前怎麼沒想到呢。
等會和張科長登記,再租個門面,做成“格子鋪”,十五平米的房子能做幾百個格子,一個月下來,寄賣費也是筆不小的收入。
就讓喬輝守著好了。
眾人也被喬果這個新點子激發出討論熱情。
只有江大姐忽然舉起手,“小喬,其實我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
喬果伸手示意大家安靜,“什麼想法?”
“是這樣,我的貨都是從十六鋪進的。其實很多式樣不盡如人意,我想直接從廠家進貨,不但便宜,還能挑選喜歡的式樣。如果進貨量大,還能讓他們做些訂製款。比如繡個花樣,印個標誌,顧客覺得好了,就會認準我的東西,還能起到宣傳的作用。”江大姐說著說著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