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紙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意動,胖妹八五弄潮記,黃紙巾,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年輕的小王倒是有些意動,張科長搶在他前面說:“我們收攤位費,名不正呀。也沒聽說其他鎮子上的電影院辦三產的。”
小王眼睛裡冒出光來,“要是有先例就好了,咱們也能學學。”
肖主任依舊搖頭,他都要退休了,可不能在這個時候犯錯誤。
眼見好容易激起的興趣就要被老頑固掐滅,喬果哪裡甘心,決定賭一下,把高度再往上提提。
“國家鼓勵搞三產,盤活國有經濟。咱們電影院雖說不能做買賣,可國有資產被閒置也是一種浪費。”
“電影院屬於文化產業,文化產業一樣能響應國家號召加入改革開放大軍裡。用咱們的優勢帶動商業,讓商業反哺文化建設,相輔相成。”
“等咱們把周圍商業帶動起來,形成有規模的商業圈,用影響力證明咱們的實力和潛力。做出成績了,向上面申請些經費,把電影院改造一下,增加幾個小廳,引進一些好看的片子,搞個多片同時放映。到那時候,誰還願意擠在小房間看錄影?大螢幕靠背椅,不比小錄影廳舒服?”
別說小王了,就是張科長都聽得一臉嚮往。
只有肖主任還在微微搖頭。
喬果舔了下唇,給他下記猛藥,“其實咱們可以把三產打造成文化街,所有想入駐咱們文化街的,必須帶有民族文化特色。這樣向上面申請時,也能名正言順,搞出名堂時,也能向其他兄弟單位進行宣傳。”
這點讓肖主任心尖一顫,他在文化系統庸庸碌碌了一輩子,對錢沒啥大追求,可是增加名望的事情,著實有點抗拒不了。
小王不知道自家主任在想啥,迫不及待問:“什麼是文化街?怎麼讓做小買賣的帶上民族文化特色?”
“賣文具的,寫上某某書齋,攤位要求搞得古色古香一點。賣衣服的,帶點刺繡、國畫風等……”
喬果巴拉巴拉講了一堆,幾乎把路邊小攤的商品都貼上了文化標籤。
“可不是所有東西都能弄上這些的。”小王積極參與討論。
“咱們是文化街,沒規定只能用自家風格的東西吧。可以開闢一個洋品區,什麼歐美文化風格,亞洲文化風格,非洲文化風格……實在找不出風格的,就找故事。”
“故事?”張科長完全不掩飾自己的興趣,搶著問。
“對,就是講故事。所有的東西都有其來源出處吧。比如給人家縫補的郝阿婆,她的縫紉機用了幾十年,可以給這臺縫紉機寫個自傳,讓大家透過看故事,瞭解咱們國家工業發展的艱苦歷程。”
“還有咱們的電影院,怎麼建的,為何建,放映過哪些電影,辦過哪些主題活動,接待過哪些領導……照片和文字都可以在文化街上展示,分成幾個銅牌,讓所有走在文化街上的人都能瞭解咱們的成長。”
“等咱們有錢了,還能搞個小型的電影院博物館,把倉庫裡堆著的那些壞了的裝置、桌子椅子、幕布啥的都展示出來,見證咱們的發展歷史。”
“只要來咱們文化街,不但買得到漂亮衣服,品嚐得到各色美食,還能瞭解歷史增長見識。”
“咱們不止是在響應國家號召盤活經濟,更是堅守本職工作堅持宣傳文化思想,提升國民素養,利國利民!”
“好!”
小王激動地捏緊拳頭,一臉嚮往,“舅舅,咱們幹吧!”
原來肖主任是他家長輩呀。
張科長只恨喬果不是自家的閨女,看看人家的腦子都是咋長得?腦子裡的主意怎麼這麼多?
肖主任聽得也挺激動,可是他還保持著理智:“我們電影院所有資金都是上面撥款……”
未盡之言就是說沒錢做前期投入。不愧是老江湖,比張醫生那個搞技術的對錢更敏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