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飄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章 騎軍碰撞,江湖與王朝,煙雨飄搖,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開陣,雖然江南道騎兵損傷遠遠高於濰州城騎兵,但一萬虎賁營將士的先前尖頭的四千騎,死者已有十之四五。
落馬者同樣達到了千餘眾,只是這等形式下,落馬之人甚至連對敵軍戰馬的奔速造成遲滯的作用都沒有。
落馬者便已經是一具屍體了,這是騎戰自古以來便有的定律。
雙方的對撞相當慘烈,只一個照面,便有五六千戰馬的身上沒有了騎士的身影。
一萬濰州城騎兵緊隨其後加入戰場,只是與先前的虎賁營拉開了十多丈的距離,如此一來,江南道這邊鑿陣的騎兵便沒法得到有效的休息。
剛剛經歷一場勢大力沉的對撞,本來就損失慘重,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瞬間便有另一隊騎兵一擁而上,一方速度與勢頭都在下降,一方氣勢正值巔峰,一方已經被衝過一陣,一方以逸待勞,勝負立判,江南道的先頭騎兵瞬間便被斬落馬下,死傷者十之八九,早已經潰不成軍。
但江南道的騎兵不愧為訓練有素的軍士,在兩軍第一次相撞結束後,人數不多的騎兵迅速掉轉馬頭,準備著下一場衝擊。
而濰州城前頭部隊一萬人,繼續往前鑿,一刻都不停,這次他們面對的是江南道的重頭戲,一萬重騎兵部隊。
重騎兵鐵甲鐵衣,整個腦袋只剩下眼睛還暴露在外面,就連馬身上都披上了厚重的皮甲,馬更是在整個荊楚王朝看來都屬於上等的高頭大馬。
一萬精裝重騎兵嚴陣以待,拍馬前行,速度沒有輕騎兵快,但氣勢逼人,遠遠高於輕騎兵。
一萬重騎兵手持槍矛策馬奔騰,憑藉著戰馬前衝帶來的慣性,舉手將長槍長矛狠狠的扎進了濰州城這邊騎兵的身上,只一個照面,濰州城尖頭部隊餘下的兩千人竟全部戰死馬背,無一生還。
重騎兵帶來的巨大沖擊是毀滅性的,重騎兵對戰輕騎兵,本來就沒有任何懸念,如同大人與小孩子的戰鬥,只是重騎兵的培養實在是太過消耗錢財,重騎兵全身附重甲,連馬身上都不例外,槍矛也是特質的重型槍矛。
由於重騎兵的特殊性,戰馬要承受更大的壓迫力,這便對戰馬的效能有著極高的要求,所以重騎兵配備的,往往都是一等戰馬,而重騎兵奔襲,對馬的損耗巨大,所以往往一名重騎兵,常常會配備至少兩匹甚至三匹戰馬,好在長途奔襲時換馬而乘,以免對馬產生巨大的傷害。
所以培養重騎兵所花費的錢財,往往是輕騎兵的幾倍,相較於步卒而言,甚至要高上幾十倍。
這便是高強戰鬥力所必然要付出的代價。
重騎兵一擊立功,以至於在最後方的江南道兩萬輕騎兵,甚至還能有閒情逸致來彎腰斬掉掉落在地的濰州城騎兵。
一合過後,濰州城先頭騎兵部隊一萬人,依然能夠上馬戰鬥的,僅僅只剩下了不足五千人,但他們成功鑿穿了江南道騎兵的陣型,並對江南道的輕騎兵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最起碼江南道先頭兩萬騎兵,已經摺損超七成,兩萬人甚至只剩下了六千人不到。
而這累累的戰果也是濰州城兩萬騎兵合力完成的,只是先頭虎賁營折損屬實大了些,就連領頭的騎兵,也在這一戰中戰死,雖然他的槍殺死了數十名敵人,但他還是死在了對方重騎兵手中。
即便虎賁營的戰士戰鬥力已經相當之強,不過對方重騎兵著實厲害,就連虎賁營,也似乎有些束手無策,但這一衝之下,重騎兵也有超過一千人被捅下馬背,死在了這戰場之上。
只是濰州城居後的一萬輕騎兵,在幾乎不費吹灰之力迅速解決掉江南道先頭兩萬騎兵時,調轉馬頭回來,突然從中間兵分兩路,從南北兩個方向包圍了江南道的一萬重騎兵。
重騎兵剛停下前衝之勢,來不及志得意滿,便看到兩邊大批敵軍騎兵朝自己包圍了過來,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