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節,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大蘋果,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聖人一天下之具也。今左藏無積年之鏹,太倉無三歲之粟,尚方冶銅匱而不。承平如此,已自凋困,良由取之既殫、用之無也。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費,以困天下之財。財窮用褊,而欲興師遠事,誠無謀矣。能去三冗、節三費,專備西北之屯,可曠然高枕矣。’這些言辭句句真切字字肺腑,能見真知,下尤為歎服之。”
蘇錦聽得半懂不懂,轉臉看看包拯和陸大人,卻見二人面帶微笑,神情頗為欣慰。
另一書生駁道:“松鶴兄看來是極為推崇這三冗三費之說了,但不知為何宋子京上疏經年,這三冗三費的弊端為何依舊明顯呢?松鶴兄若是極為推崇消弭此弊端,卻又為何讀書進取,要做冗官之一員,豈不是以己之矛刺己之盾,勝亦是君,敗亦是君,這可是一筆糊塗之帳了。”
蘇錦微微有些聽明白了,三冗這個詞蘇錦是知道的,後世系可不是白學的,剛一聽有些懵懂,細一想便‘回憶浮上心頭’。
三冗是本朝宋祁上疏皇上提出來的一種對機構臃腫費用龐大而概括性說法,冗則是多餘之意。
所謂三冗便是冗兵、冗官、冗費,簡單的來說便是多餘的兵太多,多餘的官也太多,多餘的經費也太多,直接導致本朝財政吃緊,軍費開支,各地財政支出都沒有結餘。
當年宋祁提出這個建議便是擔心和平年代都沒有結餘,萬一有了戰事或者是災荒年月,朝廷何來經費支撐下去;而如今西北和夏朝爭端已經開戰近三年,確實出現了無以為繼的情況,可見宋祁還是有眼光的。
對於宋祁,蘇錦對他印象並不深刻,但是作為系大學生,一句‘紅杏枝頭春意鬧’足以讓他記住宋朝有這麼個人,沒想到居然生活這個年代,而且有這般的見識。
此刻對面那藍袍書生又道:“知白兄,偏激如你,怎知宋公所言之用意,言冗官和廢科舉是兩碼事,為了不增加官員人數而廢除科舉,斷了天下讀書人的念想,那是怕牙疼就囫圇吞棗,十足愚蠢之舉,根除冗官是讓才幹之士其位,庸碌混俸之人回老家,所謂能者上庸者下,這才是至理;我等參與科舉,便是懷著拳拳報國之心,他日我若有幸為官,則必克己責精於治理,若我淪為冗官一員,不消朝廷下旨,自請去官種田。”
蘇錦聽得暗自點頭,特別是蘇錦,對這個小矮子藍衣書生印象深刻,能者上庸者下這樣的話若是後世提出來會被當做虛假的口號,而宋朝有這麼一位書生學子能說出來這樣的話,著實是一種超前的意識了,這裡邊似乎有著某種叫‘民主’的東西的含義裡邊。
蘇錦都這樣想,包拯和陸大人是幾近震驚,包拯有些擔憂的看了一眼陸大人,陸大人苦笑搖頭,因為這些話很容易被別人用作攻擊的手段,庸者下,何為庸者?三冗至今未解決,豈不是整個朝廷都是無能之庸者輩?這些話若是被人所利用恐怕麻煩多多。
那位與之反駁的名叫知白的書生只是冷笑,卻不出言反擊,陸大人忙使眼色命身邊的一名青年書生去叫停,並叫這些學子前來拜見包拯,以消弭可能產生的為犯忌的言辭。
第一零九章官二代
時間:2012-08-15
請諸位書友順手點下收藏,拜謝。
一群人停止爭論,來到三人面前,包拯之名廬州自然無人不知,眾學子紛紛上前行禮,包拯一一回禮,說起來包拯和這些人倒是同師之誼,只不過包拯早天聖二年便了進士,那時候座的學子們還是一團軟肉,不知道什麼地方冒煙呢。
“今日宅來客,諸位便請自便,諸位記住,出了這個門,一切爭執辯論都要拋諸於腦後,決不可胡亂言語,否則害人害己實為不智;且老夫讓諸位來此聚會只是為探討學識上的疑難,章、儒法俱可談論,但絕不許談論朝政,今日你等探討的話題已經超出此範圍,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