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節,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大蘋果,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時間已近,蘇公子還不動筆麼?”
蘇錦道:“忙什麼,這不還有一小截香麼?”
李重皺眉道:“填詞需推敲斟酌構思,一刻鐘時辰尚顯侷促,蘇公子還是莫要大意,超時便要判負的。”
蘇錦看他一副關切的摸樣,心裡倒有些感動,李重對自己還是蠻關心的,既如此也不便太過讓他著急,於是道:“那好,誰幫我鋪紙壓紙磨墨呢?”
李重心道:有這樣的麼?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到了外邊還是這幅樣子麼?島上無僕役使女,一切需自立生,誰來幫你磨墨鋪紙,真是活笑話了。
可沒想到的是居然有數人搶著上前來幫他,鋪紙壓紙的活被一個瘦瘦小小的長得一副機靈摸樣的小秀才給搶到了,而磨墨的活兒則被一名紅衣圓臉的小娘子給搶走了。
李重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這幫人怎麼了?蘇錦有這麼大魅力麼?剛剛還抄著硯臺要拍人,活脫脫一個地痞樣子,怎地就招大家喜歡了呢。
李重沒有研究人的心裡,這個圈子裡個個都是自詡為人雅士,行事說話都好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和這些人呆久了行為舉止便受到同化,彷彿這樣才算是人的樣子;但蘇錦一出現便一副截然不同的行為說話方式,就算是看不太習慣,但也是耳目一。
這樣的道理可以後世也頗有明證,所謂上流階層言必談財經政治,看必看歌劇芭蕾,玩必玩斯諾克高爾夫,但某些場合裡卻是黃段子無窮無,為何?內心裡壓抑著的東西需要排洩而已。
蘇錦看似粗鄙的行為實際上讓這些人頗為羨慕,固化了的思維決定了這些行為是他們想做而不敢做的,當有這麼個另類出現,反倒生出一些親切感來。
盤香即將燃,蘇錦提起羊毫,用後世臨摹十幾年練就的華麗的王派行書體一揮而就,當後一句寫完,隨著蘇錦瀟灑的將羊毫往筆架上一扣,只聽“當”的一聲,棉線斷開,小鉛錘落下,撞擊銅鈸,出悅耳的響聲,時間剛剛好。
按照規矩,五人的詞作不許署名,由李重統一懸掛展示,由眾人品評;雖筆跡書體有所不同,但讀書人要的條件便是一筆好字,五人何種字型沒人考究,倒也從字上無法對號入座。
墨跡晾乾後,李重親自動手用小木夾將五詞作懸於亭內彩繩之上,這才招呼他人上前品鑑,幫蘇錦磨墨鋪紙的兩人由於看到蘇錦的筆跡就此失去的資格,不過從他們的表情來看,已經是一種痴迷的眼光看著蘇錦了。
眾人依次看來,第一詞是《鷓鴣天》
一點殘紅欲時,乍涼秋氣滿屏幃。
梧桐葉上三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
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詞寫得很有一番意境,從秋夜秋雨聯想到離別之情,融離愁別恨於景物,雖有些略顯牽強,但也不失為一上之作。
看的意的詩社成員詞稿下端畫上小圈,表示欣賞,本詞得十三圈。
第二詞是《踏莎行》
情似遊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
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
此詞為規矩的春日送別相思之作,以暮春時節漫空飄蕩,撲面而來的遊絲與柳絮為喻象,極為切地傳達出神魂不定之離人茫然失落之別緒;不足之處便是抽象到具象的過渡稍顯生硬,但句‘情似遊絲,人如飛絮’兩句確實是難得的佳句。
眾人紛紛點頭讚譽,這詞很明顯要超過前面的《鷓鴣天》,二十四人得圈十八,顯然已經奪魁望。
第三詞和第四詞分別是《雨霖鈴》和《瑞鶴仙》,前一仿柳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