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節,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大蘋果,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處數月,都沒摸得透他。

正發呆之際,胳膊被人扯了一下,回頭一看,卻原來是吳恆心,這貨眼圈紅紅的,女子一般的抽著大鼻子道:“老六,你走了,今後俺跟誰混啊。”

蘇錦失笑道:“我又不是死了,明年春天還回來的,我們還要一起蹴鞠,一起秋闈中舉呢;再說了,幾位兄長賢弟都在此地,說起來我倒是羨慕你呢,我這一去孤零零一個人,可是無聊了。”

吳恆心喜道:“明年春天你還回來麼?那可好了。”

蘇錦仰頭算算日子道:“年後三四月吧,到時候應該可以回來了,除非皇上把我留在京城給個宰相當當,不然我肯定是要回來的。”

晏殊、包拯等人大翻白眼,這傢伙想的倒美,開口就是宰相,這些人打熬到五六十歲也沒混進兩府,當宰相是糖豆子麼?想給誰一顆就給誰一顆。

蘇錦轉向王安石、魏松鶴、盧大奎、程良木等人一一拱手話別,開路親衛吆喝一聲,車隊粼粼而動,緩緩而西,沿著泥石官道直奔汴梁而去。

蘇錦在馬背上轉身回望,連連揮手,只聽秋風中王安石的聲音傳來,曼聲吟道:

歸臥不自得,出門無所投。

獨尋城隅水,送子因遠遊。

荒林纏悲風,慘慘吹駝裘。

捉手共笑語,顧瞻中河舟。

嗟人皆行樂,而我方坐愁。

腸胃繞鍾山,形骸空此留。

念始讀詩書,豈非亦有求。

一來裹青衫,觸事自悔尤。

不足助時治,但為故人羞。

子今往京都,車必憩汴州。

寄聲京華客,莫忘舊時友。

……

應天府到京城直線距離其實並不遠,用後世的距離來測算,通了天不過四百里的直線距離,但這是在宋朝,若是從寧陵經民權過杞縣至汴梁城倒是便捷之道,路途也差不了多少。

只可惜這一代山路縱橫、還有鹽鹼風沙之地,路上還要經過回回族聚集的一大片區域,大宋開國以來,雖然這些區域早已納入管轄之中,但在無論在生活習慣和心理認知上,漢人總是對這些回回有一絲輕蔑和敬畏的心態。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官道的修建刻意避開了上述的那些地區,人力物力的限制決定了官道不可能在山嶺中取直線前行,心理上的排斥感又避開了回回聚集之地,如此一來,官道本可以一條線的直通,到現在卻先西而南再往北,成了個蜿蜒的北斗之形,兩地間的距離陡增一倍,擴大到近千里之遙。

晏殊等人的隊伍溜溜達達速度緩慢,蘇錦騎在馬上昏昏欲睡,眼見照這個速度,一天下來能走七八十里已經是奇蹟了,這近千里的路途怕是要十來天方才能到達。

蘇家幾個下人倒是很興奮,小穗兒和浣娘身為女子,按常理而言,一輩子終老廬州不足為奇,這下跟著自家公子不僅來過陪都應天府,而且這便要去繁華如夢的汴梁城,這股子興奮勁而怎不叫她們欣喜若狂;兩人掀開車簾指點沿途風物,悄聲細語,嘴巴都沒合攏過。

王朝馬漢趙虎張龍這四大吃貨倒是見了些世面,不過京城倒是頭一回去,而且平生第一次分配到一匹馬兒騎,這份得意勁兒就別提了,騎在馬上左顧右盼,神采飛揚。

最苦逼的算是小柱子了,依舊趕著那小青拉的騾車兒,稀稀落落的跟在隊伍後面吃灰,不時的向四大吃貨投去嫉恨的目光。

蘇錦昏頭昏腦的無精打采,和他並肩騎行的富弼看出來他的無聊,笑道:“賢弟,很氣悶麼?”

蘇錦打了個張口道:“還好吧,秋陽溫暖,山川壯麗,蠻有意思的。”

富弼看他言不由衷,笑道:“久而久之你便習慣了,咱們當了朝廷的差倒有一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農門悍妻腰身軟,悶騷夫君淪陷了

程小淮

靜靜的頓河

[蘇聯]肖洛霍夫

諸天倒爺從這裡開始

司徒老愣

末世之回家路

Roxy

假少爺讓殘疾大佬懷崽了

甜到萌芽

抵擋不住偏執男主的攻勢

紙謠